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儒学史上的一次学说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一更新是
A.先秦“制天命思想”的提出B.汉代“天人感应说”的确立
C.宋代“格物致知观”的形成D.明代“致良知思想”的勃兴
2 . 西欧的封建制度演变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君主制度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产生了不少学术成果,使我们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材料一   以法国为例,其君主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发展过程:



(1)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填空)

学者找到英法两国历史上三位君主,与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能够进行对应

材料二



(2)把材料二中的君主与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准确对应。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填写字母)
(3)与材料一中第③阶段政治制度相符合的君主还有(________)(单选)
A.英王约翰   B.法王路易十四   C.拿破仑一世   D.德皇威廉一世
(4)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不同阶段的君主制度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依照示例,进行正确匹配。
示例:第①阶段: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
第②阶段: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③阶段:________、________(双选)
A.推动和巩固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B.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取得自治权
C.逐步消灭封建割据,统一国内市场   D.市民阶层得以参政并增强自身力量
E.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F.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的局面
2022-06-01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三模)历史试题
3 . 中西法律文明

法律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1)某同学以提纲形式整理了中西方法律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成就,请帮助其完成提纲。(填写字母)
A.民法典   B.问刑条例   C.大宪章   D.十二铜表法   E.1787年宪法   F.钦定宪法大纲
一、西方法律文明的演进
(1)古罗马法律体系:《①________》《罗马民法大全》
(2)中古西欧法律体系:“日耳曼法”、教会法、②________
(3)近代西方法律体系:《权利法案》《③________》《法国民法典》
二、中国法律文明的演进
(2)古代中华法系:“铸刑书”、《唐律疏议》《④________》
(2)近代中国法律体系:《⑤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中国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⑥________》

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法律体系,该同学找来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大利)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1764年)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整理自《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皆家而已……夫中国刑狱之平,至于虞廷之皋陶极矣。然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以豺狼……虽有尧舜为之君,其治亦苟且而已。何则?一治之余,犹可以乱也。

——严复译《法意》(1909年)

注:《法意》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一、二所涉国家分别采用了哪一法系?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
(4)结合时代特征,解释严复对中国法律体系的评价。
2022-05-2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战争与国际法

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减少武力冲突,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此诞生了国际法。2022224日俄乌战争的爆发让小明同学对战争与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根据提示,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世界近现代史上战争与国际秩序的时间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各国通过签订条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下列条约中不仅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助长了侵略野心的是单选选择)
A.《非战公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九国公约》
(3)国际组织是国际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为了协调各国利益,维护经济秩序,成立的国际组织有(多项选择)
A.B.C.D.E.F.
(4)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人类社会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材料所反映出的国联的不足,后来的联合国如何弥补这些不足的?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了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2022-04-26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变迁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发现中国海关长期为外国所控制,由此激发了他们探索近代中国海关主权的兴趣。他们发现,中国近代海关关税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江宁条约》

材料一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江宁条约》第十条


(1)《江宁条约》又称为《________》(填空)

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更明确要求“定洋货税则值百征五”,即关税税率为5%。同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2)至此,英国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是(________)。(双选)
A.协定关税 B.设厂制造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清政府又与某国签订的条约中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


(3)上述材料中的“条约”是(________)。(单选)
A.《辛丑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后,借由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使得上海海关陷入瘫痪的时机,英、美、法等国获得了上海海关的管理权,并把上海海关的制度迅速推行至全国。中国海关从业务管理到行政管理,完全掌握在外籍税务司手中。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

18611月,总理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关税自主的主张。
186311月,总理衙门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1865年,总税务司署自上海迁设北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
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包括关税特权在内的一切特权的要求,遭到列强拒绝。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最高只能征收30%的附加税,同时,仍旧保留了外籍税务司制度。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希望再次破灭。194910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彻底收回了海关自主权。

材料三1863年总理衙门撤李泰国另派赫德任总税务司的札文


材料四1898年,赫德曾经这样说过:“我过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海关站得住脚,并且不放松任何机会来扩展它的根基,从而保证它的稳定。”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英德续借款》

材料五 “1935年英国寄上海总署福贝士封”

如图所示邮件收件人福贝士(外籍)时任缉私科税务司。收件地址是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421号海关总税务司署。


材料六1949年腾冲寄上海总署公函封如图公函的收件人是时任美籍总税务司李度,地址是上海常德路421号总署上海办事处。

(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要求总税务司署移驻南京。但英籍总税务司梅乐和借口南京无足够合适住房,将总署各科全部移设上海,称为“总税务司署上海办事处”,经过多次博弈,最终在南京设立海关总税务司署,但在上海开办总税务司署临时办事处)



(4)材料三四、五、六对于印证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变迁的认识。
2022-06-01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三模)历史试题

6 . 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悠悠岁月,世界许多地区的人们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共同构成古代人类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某校史学社开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主题学习,步骤如下:

步骤一:追寻文化源头,查找关于早期各地域文化的相关史料和相关表述。

1.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古代文化与相关史料准确匹配。(填写字母)。
相关史料(填写字母)
(1)古代东亚文化_______
(2)古代西亚文化_______
(3)古代非洲文化_______
(4)古代南亚文化_______
(5)古代欧洲文化_______
(6)古代美洲文化_______
A.“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
B.汉穆拉比:“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C.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D.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E.“威令在你(指法老)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F.“(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2.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相关表述与各古代文化准确匹配。(填写字母)
(1)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主张和而不同等。_______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_______
(3)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独立发展。_______
(4)被誉为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_______
A.古代印度文化B.古代印第安文化C.古代希腊文化D.古代中华文化

步骤二:聚焦“轴心时代”,探寻早期文明走向成熟的动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一前3世纪,同时出现在亚欧部分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他认为这个时期这些文化和思想上的突破,成为后来文化发展的源泉。以中国为例,对下列问题解答做出选择。

3.“轴心时代”的出现与以下哪一技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单选)
A.新石器发明B.制陶技术C.青铜冶炼D.冶铁技术
4.中国在“轴心时代”最具历史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是()(单选)
A.创制礼乐文明B.出现“百家争鸣”
C.确立儒学正统D.完善理学体系

7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遵循一定的体制,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

材料一(永乐元年)西洋刺泥国遣使来朝贡方物,“因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其税”。成祖认为:“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刘祥学:《“四夷来朝”与明初百年对外关系的变局》

1.材料一里的中外贸易属于什么商业贸易活动?从材料可知,这类活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以下符合朝贡体制的事件是(     )(双选)
A.东汉时倭国使臣来朝B.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C.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D.中英签署《南京条约》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有--珍藏一《万国来朝图》,是乾隆辛巳年(1761年)皇太后七十大寿时创作的。画面大气磅礴,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在雄伟威严的皇宫中,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万国的使节穿着艳丽的服装,带着琳琅满目的贡品云集太和门外。在左右两侧的指定区域内,人头攒动,朝贡者手拿锦旗,上书各国国名,等候着乾隆皇帝的接见。



3.从《万国来朝图》可以研究乾隆朝的哪些历史细节?(三选)
A.宫殿布局B.对外交往体制C.工业水平D.社会救济E.官员服饰

材料二尽管大清朝每年元旦确有外国使臣前来朝贡,但离“万国来朝”差了十万八千里。准确地说,“百国来朝”也没有。当时清王朝57个藩属国和31个朝贡国,在皇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元旦,来朝贡的只有10多个国家。

——许家祥:《“万国来朝图”的神话》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万国来朝图》的史料价值?
2023-04-0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来无数宝贵的历史记忆,复旦附中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准备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主题在附中笃志楼进行布展。


(1)他们通过地图展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情况,请根据地图标示,将古代文明遗存填在相应的地点。(填写字母)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红山文化
(2)他们又找到了一些夏商周时期的史料图片进行布展,请帮助他们根据不同时期进行分类整理。

可反映夏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
可反映商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
可反映周朝情况的图片是______
(3)西周时期是我国奴求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请列举西周时期两项重要的统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2023-01-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明的多样性

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文明的发展程度及特点,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1)将下列文化遗产列入四个不同主题的展馆。(填字母)
展馆一
亚洲文化馆
展馆二
欧洲文化馆
展馆三
非洲文化馆
展馆四
美洲文化馆





(2)到19世纪末……人类文明自古以来多种并存的局面似乎走到了尽头,一种”文明优越论”悄然而生,它将西方文明视为“先进”,将其他文明都斥为“落后”。“文明优越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双选)
A.丝绸之路的交流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西方的殖民征服
(3)依据示例,拟定一个展览专题,并选择相应展品。
示例:从雕塑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展品:C、D
专题:________
展品:________、________
2022-05-2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