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生活在南宋的陆游经常提到村落的乡村集市,无论是“陈让堰小市”,还是梅市、柯桥兰亭、平水等那些规模明显较大的村落,差不多都有市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集市上的人们,有卖红果的山童、卖樵柴的山客、卖冷粉的小担、卖鱼的渔夫……呈现出绵延千年的烟火气。以上现象主要得益于当时(     
A.政府放任商业的发展B.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C.商品经济发达D.人们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
2024-04-07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出土于英格兰的罗马霍克森胡椒瓶(350年-400年),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罗马贵妇人的半身雕像,夫人的脸部由白银制成,眼睛和嘴唇却使用了黄金,瓶底部有精巧机关,可以控制胡椒的倒出量。同时出土的一把汤匙上刻着“VIVASINDEO” (愿主保佑你)。这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A.社会奢靡之风兴盛B.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C.征服扩张推动文明交流D.国家治理体现政教合一

3 . 《申报》在报道中国近代某次战争时认为,侵略者“蓄意规踞安南,实欲借径安南以窥滇边”。此次战争(       

A.源于英国欲扩大在华市场B.促进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C.强化了清政府的海防意识D.导致传统的宗藩体系彻底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A.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B.蕴含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C.提出了过渡时期的基本要求D.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一些文献史料中如《荀子》、《礼记》、《韩非子》,认为周公篡位称王,而且是专横篡位。《史记》中记载周公是践祚摄政。而两千年后出土的禽簋铭文记载:(成)王伐奄侯,周公谋(帮助谋划)。以上史料记载的差异说明(       

A.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记述B.史料运用需要甄别互证
C.客观真实历史不可企及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小家庭能够独立完成再生产全过程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孝公三年(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通过加倍征收赋税来强制推行以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通过析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这样就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在地广人稀的秦国,二男以上分立门户,各自可授田百亩,大家庭里的劳动力被挖掘出来,成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控制的人丁大幅增加;这些人丁自立门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相应增加。

——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古罗马的不断扩张使“住在意大利而以务农为业的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大为减少了,这不仅由于战时的死亡,还由于不断地向外迁徙,首先是迁移到东方去,而后来也向西方迁移。因此没有农民来屯垦荒地。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大群的奴隶,同时还有一批愿意使用奴隶来耕种土地的人”。于是,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南意、北非和东方等地的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的奴隶取代了原来的公民农民,罗马人在海外征服的胜利创造了农业劳动力的新源泉。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蜂拥而起。

——摘编自左芙蓉《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与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罗马“大庄园蜂拥而起”的原因。
7 . 《大明律》特设《讲读律令》,规定“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讲明律意”,并制订罚则:官员按期考试,“若有不能讲解、不晓律意者”,初犯罚薪、再犯者笞、三犯递降叙用;至于“百工技艺诸色人等”,若能熟读通晓“律意”,可于初犯过失罪刑时“并免一次”。此律令旨在(     
A.普及法律知识B.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C.加强官员考核D.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8 . 唐至五代时祈雪活动极为少见,直到两宋时期,祈雪活动才变得日益频繁。下图为宋代地方祈雪活动分布图,据此可知宋代(       
A.自然灾害频发B.重农抑商思想的强化
C.经济结构改变D.南稻北麦格局的突破
2024-03-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理学家通过编写蒙学课本、开设私塾讲课等形式进行童蒙教育,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课本,从都市推广到农村大街小巷,并最终由乡间的童蒙教师口传心授,将深奥的儒家思想传播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这表明宋代(       

A.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B.政府主导了蒙学教育
C.理学深入族规与家训D.儒学教育趋向社会化
2024-03-1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泛非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1900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一战后,又连续召开了5次泛非大会。由此可见泛非会议(     
A.导致了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B.促进了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C.唤醒了非洲的民族自决意识D.维护了非洲地区文化统一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