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4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法案,强制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出售旗下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否则将会封禁这款全美最受欢迎的APP。有人据此创作了如下漫画,意在说明美国(       

漫画《美国政治的双面游戏》
A.滥用国际规则具有破坏性B.奉行丛林法则具有掠夺性
C.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紧迫性D.宣扬自由民主具有虚伪性
昨日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袁行霈教授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处在相对集中的较小范围,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灾害,就难以恢复;而中华文明所在范围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纳与整合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这一观点旨在(       
A.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B.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先进性D.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本土性
3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58次组卷 | 12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 2018-2019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20次组卷 | 21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法国伏尔泰在《风俗论》中,阐释了对儒家哲学的理解,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国莱布尼茨在《中国自然神论》中,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法国魁奈被尊称为“欧洲的孔子”,他在《经济表》中,将中国树立为欧洲重农典范和理想社会,以针对当时法国重商主义泛滥的窘迫社会状况;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认为中国的专制不是建立在武断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

——摘编自黄丽娟《“中学西渐”欧洲现代精神的中国借鉴》

材料二   和法国、德国相比,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呈现出“早退”的现象,虽然此时英国民间的“中国热”仍在持续,但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却在降低,如英国学者斯当东曾说:“中国政治制度上没有代议制性质的机构来帮助、限制和监督皇权。”亚当·斯密则指出:“许久以来,他(中国)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此外,他们对中国的研究也开始有意识地与开拓海外市场的经济动机紧密相连。

——摘编自严建强《欧洲“中国热”中的英国社会》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欧洲思想家眼中中国文明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思想家掀起“中国热”的意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国热”“早退”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他们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他们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     
A.文明演进后劲不足B.自然资源相当匮乏
C.人地矛盾有效解决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024-04-07更新 | 355次组卷 | 6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2024-04-06更新 | 243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结婚需教会主持,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17世纪的新教徒结婚,则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可以不采用宗教仪式。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世俗权力的提升B.表明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C.体现了教会权力的增强D.保障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2024-03-30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2024-03-29更新 | 323次组卷 | 9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