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 鸦片战争 ② 太平天国运动 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 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
3 .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40周年。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时的演说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在1916年7月10日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大事年表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7月             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4—1937年          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11月             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
1941年9月             苏美英三国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1941年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底                  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1942年1月1日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6月                  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1943年11月                 德黑兰会议召开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5月8日             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中美英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参加一战的表面目的及其真实意图。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二战的影响。
(3)综合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分析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
2016-07-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七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四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五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三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
(4)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
(5)综合材料三、四、五,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
5 .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击败了德意日法西斯,维护了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
──据人民版教材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并列举二战期间中国军民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两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联合行动部分大事年表
1941年8月14日
《大西洋宪章》
1942年11月
“火炬”登陆
1943年7月
西西里岛登陆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
1945年春
强渡莱茵河


──据人教版教材整理
(2)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美英联合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影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涉及四大洲、四大洋,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这场战争,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原子弹、V-1飞弹和V-2飞弹、远程轰炸机、半导体、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3)利用材料三所提供的线索,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5-10-1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永嘉县第二高中高二下期返校考试历史试卷
6 . 1789年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任总统,约3个月后,法国大革命爆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我们已订的条约,必须忠实履行。但以此为限,不再增加。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演说(1796年)
材料二 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货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拿破仑(1812年)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参加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任内是如何处理与欧洲的关系的。在告别辞中他又是如何告诫后继者的,并用一句话解释该告诫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线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雾月政变以来,拿破仑是怎样“由我把欧洲各国人民变成统一的人民”的。并结合相关史实,指出其结果如何。
2013-03-28更新 | 7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三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