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这段时间是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月5、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之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9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亦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于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常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可惜,辛亥革命做了一锅夹生饭,而且夹生得很,米是米水是水的,连粥都未熬成。民国的成立,告别皇权世袭而走向共和,但共和对百姓来说是个“画饼”。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板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板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整理自马未都《百年辛亥》、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举措。
(3)说明材料三中“共和对百姓来说是个‘画饼’”的内涵。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另一轨道”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中期国内外大事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形势。

材料二   “继这些和约(1945年)之后是东西方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和。这种不和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崩溃后在欧洲和亚洲出现的巨大的权力真空予以解释。这些真空要求对权力美系进行某些根本性的再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5年后“东西方之间”“不和”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在这种情势下采取的外交举措.
2019-06-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道路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完全地把帝国联为一体,把控制范围之外的地区排除在外,秦始皇修建了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呈扇形向四周延伸的道路网……其中有一条叫作“□□” ,从咸阳出发,纵深960公里,直抵蒙古复地。这条道路曾经运送过修建长城的原料……道路网在秦帝国内四通八达,但它受高度控制,仅用于国家目的。……道路网为统一的宏大仪式——皇帝巡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皇帝个人借此可在他的领土内巡视。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写出材料一中□□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秦朝修建道路交通网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建造了长14.5千米的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后,这个“怪物”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1877年清政府用银28.5万两购回铁路,然后拆毁。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众多官员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 “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铁路业发展缓慢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分析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危害。

材料三   詹天佑大事年表

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县破落的茶商家庭
1872年随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留美期间乘坐了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深感中西方之差距
1878年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考入耶鲁大学铁路工程科
1881年获得学士学位,回国
1888年被中国铁路公司聘为津沽铁路帮工程师
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关东铁路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人
1913年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督办川粤汉铁路
1919年出任协约国“联合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力争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病逝

——据经盛鸿《詹天佑评传》整理


关于詹天佑,学者有两种基本认识:
认识一:“时势造英雄”,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史上的贡献与那个时代密切相关。
认识二:“英雄造时势”,詹天佑大大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其中一种认识加以论述。
2020-01-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欧共体首脑签署“马约”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2-13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事件
1900年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30—40年代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
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
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④
2013-12-2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