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科特斯率领的殖民军曾被阿兹特克人击败,一个患天花的西班牙人被打死,此后,天花在阿兹特克人中流行。……到了18世纪初,在屠杀、奴役和瘟疫之下,印第安人口大大减少,美洲殖民地劳动力严重短缺,殖民者不是改为采取相对人道的统治方式,而是扩大从非洲掠夺黑人奴隶的规模,导致非洲累计损失了约1亿人,其中一半以上死于途中,殖民者再次犯下反人类罪。

——李建中《世纪大疫情》

材料二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很多行业摁下了“暂停键”,无法供给,缺乏需求,使得一些企业“命悬一线”……疫情当前,我们不避讳全球化的代价,这将促使人们更好地思考如何弥补全球化的不足。作为一种责任,各国政府应该为人们搭建“安全网”,并努力协调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而不是反对或者限制全球化。

——唐珏岚:20205月学习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作者认为西方殖民者的“反人类罪”有哪些?结合所学简要评析西方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全球化的代价”,并指出各国政府为人们搭建“安全网”的对策。
2021-10-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洪亮吉(1746-1809)是乾嘉时期知名学者,著有《治平篇》和《生计篇》阐述其关于人口的思想。他认为“治平百馀年,户口则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然而耕地“增三倍五倍而至矣”。他忧心忡忡地说:“户口既十倍于前,则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洪亮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洪亮吉生活的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那个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到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他的人口思想对如今社会仍然有一定警示作用。

——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在评述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监察体系时说:“设六科给事中,使其成为专门监察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与都察院不相统属,并可互相弹幼。这种台省分立之法,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及都察院的控制。”该学者评述的这一监察体系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4 . “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材料评述的事件所带来的历史影响是(     
A.为后来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招致保守意见膨胀
C.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趋于加剧D.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割据势力的入侵
2023-0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期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近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这一时期,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相结合的新特点。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评述正确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为中国谈判和签约创造条件
②谈判正值噶尔丹引兵内犯,中国作出重大让步
③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是中国领土
④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签约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4-0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以下在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建筑,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对它们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都具有宗教或祭祀活动功能             ②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③柱式建筑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④建筑过程中都使用了大理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4-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在二战的某场战役中,一座火车站7天内在攻守双方间13次易手;防御方曾为守住一幢大楼而顶住了进攻方58天的反复冲击;进攻方从9月13日到26日,几乎每天伤亡3000多人。以下对该战役的评述正确的是
A.苏联红军和德军分别是该战役中的攻防一方
B.该战役后德国被迫与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该战役在苏德战场上的地位与瓜岛战役相似
D.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也是二战的转折性战役
2022-04-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它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分量。”此评述所涉的会议
A.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B.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
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 . 下表中著作或宣言与其评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最早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B《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C《四月提纲》指出新建的国家应是议会制共和国
D《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A.AB.BC.CD.D
2021-06-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耶克和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经济学家。与凯恩斯不同,哈耶克一生坚持的经济学主张是:遵循经济运行的自然逻辑,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会自发运转和自然修复自己的波动,唯有时间才能治愈失衡的经济。

——韦森《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来龙去脉与理论遗产》

30年代末,哈耶克与凯恩斯发生了一场大论战。用凯恩斯的话说,他(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的混乱大杂烩”和“垃圾”。这使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

——艾伦·艾伯斯坦《哈耶克传》

材料二哈耶克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由中央机构同意决定,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取得优势地位,这是导致管理者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相对于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显然是缺乏效率的。”

——《哈耶克自由哲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哈耶克的经济学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为例说明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以20世纪50、60年代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例评析哈耶克的主张。

2018-02-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