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民族主义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十年战争重新塑造了欧洲的形象,教皇的权力和大一统局面不再……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一批以民族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相继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他们不再崇拜神权,而是更为实际地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整理自黄宇蓝《论三十年战争中欧洲各国国家利益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19世纪历史事件
1822年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之后的巴西仍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882年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1896年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领导人民抗意斗争,1896年取得独立。

材料三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南京国民政府在开放民众宣传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中共在敌后开展根据地的过程相应,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浴血奋战让中国拥有了自184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

——摘编自《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形象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说明它成为“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的理由。
(2)“小事件大历史”,请参照示例任选两例补充表格,并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进步潮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的表现。
2023-09-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陆游在《弊庐》一诗中声称自己的屋合是“欹倾(歪斜、歪倒)十许间,草覆实半之”,但学者通过对陆游诗文的综合考证,认为陆游的居所是一处占地颇广,有着数十间以瓦房为主的屋宇,外围还有十多亩园林地的乡间庄园。由此可见(     
A.诗歌因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不能作为史料
B.诗歌作为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实证价值
C.“以诗证史”要注意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关系
D.存世史料和后世研究的矛盾无法再现历史真相
2023-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这座城市在帝国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古典地中海世界的传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社会交往的各种场所,事实上,直到7世纪末和8世纪初穆斯林征服之前,它也是沟通亚欧大陆贸易的金桥。“这座城市”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3-09-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唤起一种家园之感。”下列能唤起欧洲人“家园之感”的成就是(     
A.《伯罗奔尼撒战争史》B.《罗摩衍那》C.《神学大全》D.《罗益之歌》
2023-09-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两河流域一名源自希腊名词“美索不达米亚”,原意为“河中间的地方”,后乃用以概括了两河流域的全部平原地区。在这块神秘而奇异的古老土地上,曾孕育了太多的世界之最,无论从哪方面看,两河流域都堪称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下列属于该地区孕育的“世界之最”有(     
①楔形文字   ②太阳历   ③《吉尔伽美什》   ④卡尔纳克神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9-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港是海上贸易航线的连接点,也是文明兴衰的见证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州使用舟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晚期。到汉代,温州已能制造扁舟、轻舟及楼船等,已与东南亚及日本等地有海上交通往来……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温州翔门古港遗址规模大、遗迹全、年代清晰、内涵丰富,堪称是对宋元时期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也表明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城市。

——槁编自应忠彭:《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打开哪些言盒》等

材料二   “明清统治者并未意识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对海洋贸易还是采取一贯的、保守的态度,对民间对外贸易更是充满了敌视,屡加打击。但这并未使中国商民退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易舞台。双屿港是舟山群岛的六横岛和佛渡岛之间的一个港湾。因其位于宁波港通洋水道的必经之处,自古以来“为倭夷贡寇必由之路”,明初,为了加固海防,海岛居民全部内迁,“久无人烟住集”,因此成为走私贸易的理想场所。正德年间,广东实行对海外番舶的抽分制度,有些海外番商为避税辗转到福建和浙江沿海进行走私贸易,浙江双屿就成为其中的一处。而当时闽浙沿海军备不整、海防废弛,正因如此,双屿港的中外海商(寇)才可以与沿海居民内外私通,各得其利。

——摘编自李燕:《古代中国的港口——经济、文化与空间壇变》

材料三   2013年,国家发出了要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倡议,在此倡议的直接引领下,我国的沿海港口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到2021年,我国港口规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港口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污染防治得到强化,用能结构不断优化,绿色港口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向好,港口开放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摘编自杨晓光:《我国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取得的进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对外海路通道的情况。写出宋元时期东南沿海的其他“重要节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双屿港走私贸易兴盛的原因。结合所学并从对外关系的角度阐述明清统治者海洋贸易政策的出发点,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指出“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名称,并阐述该平台的现实意义。
2023-09-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大学既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下列关于西方大学说法正确的是(     
A.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B.拿破仑使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
C.洪堡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D.美国实行“大学区”制度
2023-09-24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演讲上谈到,西方各国最初并没有考试制度,因此,官场出现严重的“盲从滥举”“任用私人”现象。同时,孙中山注意到美国只是将考选制度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试之权仍然在行政部之下”,“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为此,孙中山主张(     
①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②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为主
③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选拔任用       ④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所言:“旧例原恐漏户避差,是以五年编造,今丁既摊入地粮,滋生人丁又不加赋,则编审不过虚文。”因此,朝廷下令(     
A.滋生人丁,永不加赋B.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C.固定丁银,摊丁入亩D.户籍簿册,永停编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政策,但由于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一时之间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字体,它们都属于“书同文”政策可以接受的范围,这说明(     
A.秦朝并没有完成文字绕一B.秦朝“书同文”效果有限
C.秦朝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D.秦朝的文字系统非常复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