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1937年8月起,国民政府组织沿海、沿江工业大举内迁,据史料记载,豫丰和记纱厂“分装大小机箱十一万八千余件,计重九千余吨,更于五十余日内悉数安然离厂,若非员工爱国爱厂之情殷,曷能神速若此”。该行为(     
A.旨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B.迟滞了抗日相持阶段到来
C.推动工业布局的根本改变D.体现了持久抗战的意图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绩溪人胡忠在徽州创建了安徽省最早的桂枝书院。此后,这种我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教育组织就扎根于徽州大地,至1906年各书院均改办学堂为止,前后延续了九百年。徽州书院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地方官员牵头,民间助资兴建;世家望族为方便族中子弟就读、培养士子业儒入仕举办的各种家族式书院;徽州理学家因讲学和传播理学需要,由讲学者本人或其弟子所创办的书院。其中以歙县紫阳书院最为著名,自1246年创建以来,一直是新安理学的中心。徽州书院以儒家经义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讲授重点为四书、六经。书院大多宗法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采取自主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的教学方法。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精华,在古徽州大地上历经几百年的传递与强化,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传统。

——摘编自姚辉《徽州书院教育研究》

材料二:1898年,清政府颁布《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正式创立。但它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算学,格致学、政治学(含法律学)、地理学、农学等共10门课程,另设英、法、俄、德、日五种外语,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缩减了经学课的比重。京师大学堂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教育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学堂于1907年成立了“博物品实习科”,教学使用的模型、标本和图画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体制日臻完备,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直至行为方式等方面,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培养了早期的科学人才,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在传递和运用科学知识上发挥了先导作用。

——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徽州地区书院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宋代书院教育相比,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施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建设史上,兴建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的荆江分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水闸”。下图为同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宣传画《这是工农联盟的标志》(1952年)。据此可知荆江分洪工程兴建的重要背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D.三线建设大规模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史家在论史时,总是将史书和“药案”“医方”“药笼”等医家用语联系起来,如“经尤本草,史即药案也,舍此而欲以救世,无他术也”“六经如医家素难(指《素问》《难经》),而诸史则药案也”“聊仿古所谓经验方者,将以备当世药笼也”。由此可见,明代(     
A.史学与医学已相互融合B.史学家注重以史资治
C.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D.史学摆脱儒学的束缚
5 .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6 .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南北面官制促进女真族与汉族民族交融
B.榷场互市贸易加强宋与辽夏金经济往来
C.迁都燕京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
D.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
7日内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芍陂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在修建芍陂之前,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当时的楚国令尹孙叔敖,为解决旱涝灾害,开凿稻田、发展农业、保证军民用粮,从而辅佐楚王创立霸业,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材料二   在国家重农态度影响下,地方官员对芍陂灌区非常重视。至元二十三年在芍陂灌区专设芍陂屯田万户府,置达鲁花赤、万户总管、同知、通判等官员,管理芍陂屯田事宜。元代芍陂屯田以军屯为主,长期的军事驻扎为平定地方叛乱提供了军事力量。据学者研究,元代芍陂灌区广泛种植有稻、麦、粟等,这与当地农业技术的提升显然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熊帝兵《元代芍陂灌区农业发展状况述论》

材料三   2015年芍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芍陂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多重社会效益。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要载体;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芍陂文化的核心,浓缩于历代修缮与治水中,始终保留着的“顺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及孙叔敖的治水思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经济方面,芍陂建成后,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粮食的丰收,使其成为楚国当时除江汉地区之外的又一个经济中心。

——摘编自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芍陂水利工程兴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芍陂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芍陂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2024-05-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棉花的商品贸易中心曾经主要集中在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产棉大国的亚洲大陆。17世纪之后的两百年,欧洲通过棉花整合了全球资源,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方式、地点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最后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将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建立起“棉花帝国”。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C.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2024-05-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90年代以来的改革其深刻程度是1980年代不能比的,一种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社会结构也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成为拉动中国这之后20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引擎。这表明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起飞”主要得益于(     
A.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大变动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C.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D.两极格局最终走向解体
2024-05-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各地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学习内容包括最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育。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076.2万人。据此可知,扫盲运动(     
A.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B.健全了国家教育体系
C.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D.改变了当时社会风气
2024-05-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