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前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要向朝廷上贡本地土特产,朝廷“厚往薄来”,给予大量赏赐。但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土司虽继续上贡,而朝廷却不再赏赐。这表明西南边疆地区(       
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突破了传统的朝贡体系
C.经济结构有所变化D.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
2 . 下表是西汉至明代有关粮食征收的记载(选录)
记载(选录)史料出处
“谷贱伤农,夸三辅太常各减贱,其令以菽、粟当今年赋。”[东汉]班固《前汉书·昭帝纪》
“(唐)太宗善之,乃诏:‘亩税二升,粟、麦、粳、稻,随土地所宜。’”[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市籴考二》
“两浙州县合输绵、绸……皆以市价折钱,却别科米麦,有亩输四五斗者。”[元]脱脱等《宋史·食货上》
万历六年(1578年)全国实征夏税、秋粮总数:夏税,大小麦米4605242石;秋粮,米22033170石。《大明会典》
表可用于说明西汉至明代(     
A.主粮变化与赋税制度的关系B.农民的赋税负担不断加重
C.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趋势D.主粮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
2023-02-13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3 . 1944-1958年间,西欧各国为从战后废墟中恢复经济,急需用美元购买美国产品,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美元荒”;1958-1968年间,西欧各主要金融市场上却出现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的浪潮。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冲击B.滞胀危机引发西欧经济恐慌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役制度,也叫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清代田赋主要征于民田,按亩派征,根据土地类别和肥痔高下分别规定不同科则。以征银为主,也征收一定的米、麦、豆、草等实物。除正税之外,田赋还有加征。征收田赋,若是银两,官府要把碎银铸成银上搬国库,铸造中的损耗,要粮户负担,名为火耗。若是粮食,要搬运仓储,有脚耗、雀耗、鼠耗等,也要粮户负担,名为美余,合称“耗美”。漕粮是一项特殊的田赋,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八省。漕粮的随征加耗称为“滑项”,用补搬运、仓储折耗并充各项费用,名目繁多。白粮也有数颜较大的加征。清后期,盐税、商税等迅速增长,田赋却连原额都难以维持,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摘编自张扶植《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材料二   北洋时期田赋大都沿用清制以地丁和漕粮为主,又将清朝税目归并。限定准收相当于征税10%的征收费。1915年后各种附加又卷土重来,多达百余种。1928年,国民政府将田赋划归地方,按亩征收之后各种附加、摊派失控,致税额增加几十倍。1941年税收体系更加紊乱。解放战争时,战乱导致全国经济发展缓慢,税制混乱。

——摘编自唐蒙《论农业税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趋势来看,农业产值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再加上此时的农业一般是自身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弱质产业,农民属于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因此不少专家学者从减负增收角度,不断呼吁减免农业税,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努力消除“一国两制”“一国两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党中央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以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其次,这一时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壮大,取消这部分税收对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不会造成多大震动,对全国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实力也影响不大,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承受。因此从20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始农业税费改革直至2006年完全取消农业税。

——唐蒙《论农业税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农业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农业税的征收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6 .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
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战国至西汉中期,人们通常以县为单位书写籍贯。但到了西汉后期,郡逐步取代县成为人们书写籍贯的单位。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行政权力重心上移B.中央政府权威遭到动摇
C.国家版图呈现扩大趋势D.人口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2021-05-17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知识分子的休闲文化

唐朝宋朝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然是休闲的绝对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欣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壶、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聚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赏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变看唐宋休闲文化变化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05更新 | 840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本杰明·迪斯雷利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他在1852年曾提出“殖民地是吊在英国脖子上的磨盘”,但在1874年则提出“巩固、扩大”的殖民地政策。其思想转变反映了(     
A.对工商业的保护B.国民的帝国主义情节
C.政治初心的丧失D.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2024-06-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热身试卷历史试题
10 . 宋代,女娲因“抟土作人”而受到单独祭拜,民间出现“送子观音”之说,宋仁宗也因未有继嗣而多次祭祀高禖(媒神)。上述社会现象反映了(       
A.百姓重视子嗣的繁衍B.孝道文化深入人心
C.佛教本土化趋势加强D.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2024-02-2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