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2-06-14更新 | 5361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渐引入。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说:“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其后,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材料三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
2022-02-13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摘自1906年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

——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内涵和民权主义的特点。
(2)说明材料二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并分析走该道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的“理论创新精神”。
2019-12-0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社会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民国十三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所以我用民生主义替代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
A.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出现质的飞跃B.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就是均贫富
C.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较为透彻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家庭的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亲历与见证

(刘昕是我市某中学的一位学生,以下是其在2018年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口述史: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对其爷爷进行采访的部分记录。口述者:刘昕爷爷,1954年出生,职业农民;口述时间:2018年8月23日;口述地点:我市某村家中)

问:您现在对1978年还有哪些印象?

答:一个还是穷和饿,当时我们这里还是公社管所有,没有积极性;再加上全部是人工,没有农药……第二个是你三爷爷那一年通过高考,上大学去了。

问:什么时候您不再感受到饿?

答:1982年之后……分田单干了,就没有挨过饿……新的村委会成立,我当时还被推选为村民小组……当时某某家的日子是最好过的,他们家率先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以靠帮各家各户拖运谷物等工作换取报酬……

问:担任村民小组组长期间,您做了哪些事,开展了什么印象较深的活动?

答:一是响应上级号召,开展“致富户”等评比活动,树立致富典型……二是带领几个人到湖区贩鱼……

问: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解决了吗?

答:大家都担心做买卖就是走资本主义路线,害怕可能会被批.……九二年,村委干部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大会传达“南方讲话”和中央会议精神,鼓励做小生意……在农村做小买卖的人逐渐更多起来了……

问:90年代后有哪些重大事件是您印象较深的?

答:九三年你大伯18岁职校毕业,和他同学一起去深圳创业,说是叫“下海”;后来,你三爷爷所在的国企破产,他也下岗了,下岗后去了你大伯那里。

——据某中学学生刘昕的记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哪些史料价值。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9月,长篇小说《活着》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地主少爷徐福贵年轻时嗜赌成性。把家里的田产和家产全部输光,变成租地为生的佃户。之后,福责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被解放军俘虏,后被释放回到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贵分到了五亩地,过上了踏实的日子。到了1958年,福责家那五亩地全划到了公社名下,只留下屋前一小块自留地,村长也改称队长了。队长每天早晨在村口吹哨,村里男男女女都扛着家伙到村口集合,分头去干队长分派的活。……多年后,福贵的儿女及女婿相继意外死亡。外孙苦根和福贵一起生活,过了半年,村里将一亩半地分给福贵。福贵没法像从前那样混在村里人中间干活。现在田里的活是不停地叫他,他不去干,就谁也不会去替他干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你所提取的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7 . 201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纪念日
A.93周年
B.95周年
C.97周年
D.99周年
2019-0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樟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历史选做题(每题15分,在AB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作,则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务必写清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回味降融。”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教徙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雪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在策略上的特点。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到,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富人虽富,不使以害贫人,
……我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据材料一、二,你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看出了什么缺陷?
(3)据材料一、二、三和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孙中山主张的“至完美”的国家能否建立?为什么?
2019-01-30更新 | 4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9 . 据记载,漠河金矿创办后,其章程规定,“凡收支各账周年汇齐刊刻清册,分送各股友阅核,以凭征信,并呈报北洋大臣、黑龙江将军查核”。在其经营中,负责人还登报发表启事称,“光绪十五、六、七年分,三局结余银两均经分别提分,并具登报刊印账略分送”。这一现象说明
A.漠河金矿管理体现近代化因素
B.漠河金矿始终受到清政府监督
C.清政府财政困境得以缓解
D.商办企业市场化运作明显
10 .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A.89周年B.90周年C.96周年D.98周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