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646年元旦,日本颁布《改新诏书》,废弃“大臣大连执政”体制和氏姓贵族的世袭制度,所有官吏均由君主任命;649年,制定“八省百官”制。有学者认为“从大化改新诏书的颁布起,统治者起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一个氏族首领”。据此可推知,大化改新(     
A.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B.削弱了幕府的统治
C.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拇战通行南北,花样繁多,粗犷豪放。结合如表可知,明清拇战(     
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拇战”
“哑拳令”,两家不出手,不须口叫,有言者罚,拳数多寡,或通关,听人临时酌定。明《六砚笔记》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B.映射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C.彰显文人的价值追求D.推动南北生活习俗趋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阖阊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     
A.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D.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涅伽达文化Ⅰ(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的遗址已发现有居住地和墓地,居住地筑有防御工事,墓穴已有充裕简陋之别。1546号墓出土了一块陶罐破片,罐标上是一间带有圆层顶的房子,顶上栖息着一只小鸟,小鸟是隼鹰神荷鲁斯的粗略形象,荷鲁斯是法老时代国王的保护神。据此可知,涅伽达文化Ⅰ时代埃及地区(     
A.初步实现统一B.国王权威至高无上C.国家权力萌芽D.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对如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接见非洲、日本等民间友好代表团时的谈话摘录
1960年5月“我们要区别美国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就是帝国主义分子,我们也不是准备一万年不和他们来往。”
1961年4月“我们要扩大团结的范围,把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除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1965年11月“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现在美国人民起来反对他们政府的侵略政策,我们表示高兴,表示欢迎。”
A.调整外交策略以拓展外交空间B.冷战背景下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
C.逐步确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顺应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趋势
6 . 1946年到198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投的否决票为239次;1990年到2004年,安理会的否决票总共为18票,与之对应的是安理会正式会议大大增加,非正式磋商更是成倍增长。这表明(     
A.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国际关系向民主平等迈进D.全球治理机制臻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军鞋是官兵裹足御寒、行军战斗的基本军需物资。如表可用于证明在解放战争期间(     
华北解放区供给华东、中原、西北野战军军鞋数量统计表(1947—1948)
军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
年份1947年1948年1947年1948年1947年
数量(双)53660978960223429161919578
总计1523756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作用B.土地革命运动成效显著
C.解放区的经济形势逐渐恶化D.践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已将“诚”和“信”联在一起教化人,严律于己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契约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和思想基础之上、靠诚信来维系的各种人际之间约定的关系。由秦汉到魏晋,租佃券约只写明租佃双方姓名、年月、亩数,租额、租期:魏晋已后,至唐五代,券契文字愈益丰富,从固定租额的明确,交租时间和质量的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责任,违约受罚的规定,保人对契约内容的担保等,都具体写进了契文,使得租佃契约完善化。宋元以至明清,租佃契又逐渐趋于简约化,没有了交租质量的保证,也省去了违约受罚的各种规定,许多保证人的签押被一名“保人”或“中见人”所代替,或者干脆省去,使得租佃契约走向一种新的简约化模式。

——摘编自也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

材料二   中国很早以来就有重视契约的传统。《周礼》云:“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到了秦汉时代,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土地买卖契约包括标的、价格、证人等内容。当时的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开始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以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土地买卖开始受到限制。唐代的法律对土地买卖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口分田等在原则上禁止买卖,现存的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文书中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到了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领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中又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契约。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实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改变了以往田宅交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此后,土地买卖空前活跃。成书于南宋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云:“交易有争,官司定夺,止凭契约”。

——摘编自阿风《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落户湖北十堰,当时十堰只是一个人口百人的小镇,随着全国各地的近十万建设大军奔赴十堰,十堰市政建设大大推进,逐渐形成以企业工厂为中心的市区, 医院、学校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相继建立。十堰由最初的小镇升格为省辖市。十堰的发展得益于(     
A.三线建设的推动B.中西部开发的带动
C.改革开放的促进D.抗战时期工业内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