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明崇祯年间英雄谱本《三国演义》中的插图《曹操刺杀董卓》。该插图较此前版本有明显变化,它以诗画装饰作为构图的主要因素,用庐舍庭院取代了武器兵刃,用禽鸟鹤鹿取代了战马嘶鸣。这可以用来说明(     
A.思想专制束缚文学创作B.小说受众主体发生了变化
C.崇文抑武国策影响深远D.社会审美意趣出现新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高唱人云、兴奋昂扬;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这说明
A.两人的性格迥异决定诗风大异B.诗人史学素养与文学技巧相得益彰
C.社会环境影响诗人的创作风格D.唐诗意境与史实不可分割融为一体
3 .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的?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雅典的建筑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雅典;它的内部兴起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据此可知,当时希腊
A.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
B.民主政治宽松的环境
C.宗教信仰观念的淡化
D.人文主义个性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36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余江县一中高二文科零班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D.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8 .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经济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B.“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C.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2016-1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余江县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