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大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史诗”。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面对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杜诗的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B.杜诗情感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杜诗作为文学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D.杜诗作为二手史料,可以起到诗文证史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波斯帝国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铭文大意是:在这些我(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的国土上,容易相处的人,我善待之;虚妄的人,我惩治之,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所说的,他们遵办。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该铭文是二手史料B.国上注重法律教化
C.对外战争国家扩展D.帝国实行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口述人口述内容
陈禹文1938年,我进入武汉空军第九总站工作,总站长熊产辉,我们同苏联空军并肩战斗。报到后,我们住进机场左边营房中,差不多天天有警报。我们来参加空军作战的,不能躲警报,只能站在作战一线,好在苏联派来了援华自愿军和我们一同作战。苏制飞机的性能很好,士兵士气也很高昂,他们是支援中国的飞虎队。他们比美国陈纳德的飞虎队更早来到中国,为保卫中国跟日军浴血长空。
吴梯生我和我老婆汪文英结婚是在1941年,在湖北秭归,就是现在的三峡电站所在地。那时候还在打日军,我们在前方结了婚。……婚礼是在战地进行的,很简单地结成了夫妻。我的家长不在那里,在平江,有个姓武的团长是湖南新化人,我们就请他主婚,证婚的人也是部队的首长。1945年后我们才生下第一个儿子。……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被派往特派办任少校接收委员,这是我最大的军街。我们去的时候都到了920几日,从重庆坐飞机到上海,从上海到台湾……日军则老老实实低头敬礼,按指示把枪放在指定地方。我们中国军人到哪儿,他们都敬礼,等到我们过去才敢放下右手,可以说中国人威风凛凛。

——摘编自湖南图书馆编《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下)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其对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1-03-17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雪夜访普图》(局部)是明朝宫廷画家刘俊的画作,画中描绘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B.宋太祖忧心国事礼贤下士
C.体现了相权高于皇权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明朝人绘制的《雪夜访普图》(局部),画面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于此图理解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是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B.反映了宋初统治者的政治担忧
C.宋朝时宰相地位高于皇帝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的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时遵循(     
A.历史记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相莫衷一是
B.掌握充分的史料证据,一定可以厘清历史上的一些争论
C.历史记载应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
D.故事传说是完全可信的
9 . 下面是关于七国之乱的故事流传的两个版本。

这表明(     
A.历史的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获知B.只有通过原始文献才能最终还原历史
C.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D.历史真伪需要进行史料真实性的考辨
2023-08-30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宅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在历史上没有取得积极作用
B.宋话本属口述历史的范畴,能全面反映变法的实际,可大胆采信
C.宋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不可采信
D.宋话本在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