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历史文献中关于禹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
《韩非子·饰邪》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A.各学派借古代权威阐明主张B.均为二手史料缺乏参考价值
C.新兴地主阶级诉求得到反映D.客观呈现禹的道德模范形象
2024-03-01更新 | 326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慈禧身边的女官所著纪实文学《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瀛台,直至去世。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历史研究须要大胆的想象B.历史信息可以多种方式存在
C.历史学研究不必追求细节D.历史研究须有口述史料相佐
2022-04-26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旅行家马可·波罗讲述了他的东方见闻,并被小说家鲁斯梯切诺笔录成书,这就是流传后世的《马可·波罗行纪》。书中详细地叙述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基本符合事实。但由于书中的夸大成分,有学者持怀疑态度。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真实性,解释合理的是
A.口述史料的主观性使其缺乏真实性B.看其总体上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资料
C.夸大其词的笔录失去了史料的价值D.历史研究要大胆假设如无实证自圆其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 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A.是埃及文化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
B.体现了古代战争对埃及文化的破坏
C.是研究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D.是研究塞琉古王国文化的原始资料
6 . 下图为清咸丰元年的一份户籍凭证。这份“凭证”
该户人家:
曾祖,祖、父母,叔祖、伯祖,伯父、叔叔,子、媳、女,兄、嫂,弟、弟媳、孙,孙媳,侄、侄媳,仆,奴、雇工、店....
注意事项:
举行保甲,专为稽查奸究,几钱粮词讼及别项事件不在其内,如有不肖生监及地棍藉端扰诈良民者,立即严孥究辩。

A.是研究当时基层治理的一手史料B.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C.是研究当时人身控制加强的实证D.体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545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2019-06-03更新 | 965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李渊起兵反隋,《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资治通鉴》则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经过李世民反复劝说,李渊对李世民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这反映出
A.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来呈现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文字史料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