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则社论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在过去一年内, 中朝人民部队就歼灭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军241900余人……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在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条件下, 大规模建设是否可能呢? 答复是肯定的。在过去两年中,我国人民曾以极大力量投入抗美援朝的斗争,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反而加速了我国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一九五二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65%。

为了实现伟大的国家建设计划, 需要我国工人阶级的积极努力,农业也需要迅速发展, 国营商业、合作社和私营商业都应该努力作好物资交流的工作,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既已胜利地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而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就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

一九五三年的任务是巨大的。完成一九五三年的任务,整个五年计划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这对于今后四年的工作是有决定意义的。

——摘编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九五三年元旦社论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统治期间,继续沿用八旗制度,定期举行木兰秋猄;提倡理学,重用徐乾学、李光地、熊赐履等理学名臣;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甚至授意传教士写信给教皇选拔具有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等学问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这反映了康熙时期(     
A.博采众长的治国理念B.兼容并蓄的社会气象
C.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D.四方来朝的外交局面
7日内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20 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新学制的宗旨为“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图5为学制改革时期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其中一课的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以“教育改革与救亡图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从 1972 年开始,我国先后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大量成套设备,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3个大电站等,合同总额约43亿美元,这些引入的设备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相继投产。这(     
A.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局面B.旨在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C.有利于三线建设快速发展D.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毛泽东指出,“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从现在起,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要把‘工农共和国’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口号。”这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6 . 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至宋(     
A.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动B.中央决策愈发民主
C.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D.君权侵揽强化专制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二战后,   “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A.激发了非洲共同体意识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
C.瓦解了帝国主义的统治D.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
8 . 1866年,清廷与英法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以法律形式完善关于华工出洋的相关事宜。但是此后西班牙殖民者诱拐、虐待华工事件时有发生。1873年清廷与西班牙签订《古巴华工条款》。这表明清廷(     
A.巩固外交主权独立B.主导构建国际秩序
C.健全近代外交体系D.放弃朝贡贸易体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治水活动水利兴修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支持体系。如表为中国古代部分地区治水项目的统计表。

朝代
省份
先秦两汉三国两晋
南北朝
五代北宋南宋
陕西0118293241241248
河南4*1914411……7……424
山西1
43332……25…·2997
河北5612420
11228
江苏5……11118437428234
安徽1·1711279230
浙江24724418618587480
江西
12……201183613287
福建

2429
456324212
湖北

1
444146143
湖南………·102725·351
项目合计131545827234122725152641834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分别概括指出唐、宋两代治水活动的特点,并对其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约问题”

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

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

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

——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
(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