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

出售免罪符                                布鲁诺受火刑                    教皇为皇帝加冕
材料二:罗马天主教会鼓吹: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加尔文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⑴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2013-06-17更新 | 9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B.都体现了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C.本质上维护平民的利益D.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012-12-27更新 | 57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关于孔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学说都以“仁”为核心B.他们的学说之间有继承与发展关系
C.黄宗羲全面批判前三人的思想D.他们的学说都表达人文主义要求
5 . 明末清初,在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强调工商皆本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3.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的
C.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5.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C.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D.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010-10-19更新 | 7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