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祚昌先生)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使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其概要如下:

教材编写方法

教材的内容

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改变了以往世界史只注重政治、经济史的做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
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等。

——摘编自陈海宏、吴倩《刘祚昌先生的世界史研究》

请对刘祚昌先生关于世界近代史教材编写的观点进行评析。(说明:可以在“教材编写方法”或“教材的内容”中任选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晚唐时期,韩愈借鉴佛教新禅宗道统,参照《孟子》卒章之说,建构儒家“道统”理论。韩愈在孟荀评价问题上:凡涉及“道统”建构方面的,标榜孟子而贬黜荀子;而在此外的文本言说中,则大致遵循“孟荀齐号”的成说。韩愈认为,只有当封建统治阶层尤其是皇帝真正回到儒家所建立的正统秩序中,才能实现国家中兴。“道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从“道统”的建构方式和过程来看,韩愈以孟子“传道”说为形式依据,以孟子“距杨墨”为关键内容,然而除此之外,甚少涉及孟学其他领域。譬如孟子的“性善”说,韩愈对其似乎无动于衷。

——摘编自张明《韩愈“道统”建构与荀孟地位变迁——中晚唐儒学之变革及结局》

材料二   乾嘉新义理学承清初以降反理学的“黎明运动”,具有一套迥异于宋明理学的意义系统,而与荀学构成意义上的共契。首先,乾嘉新义理学力倡“达情遂欲”说,而荀子的自然人性论思想正与此相契合。其次,荀子的重礼思想则启导了乾嘉新义理学“以礼代理”说的创生。最后,乾嘉学人既持“以礼代理”说,则重学尚知的荀学必为其所崇,因为作为外制度和规范的礼需由“学”方可获致,而与主内在“反求本心”的孟学不相契接。明清易代,经史之学取代心性之学蔚然兴盛,荀子以传经之功获得道统合法性,乾嘉学人遂以荀学为奥援渐次建构起义理体系,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宋明理学的价值体系。

——摘编自孔定芳、高季红《荀学与乾嘉新义理学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与乾嘉学人在对待先秦儒学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乾嘉新义理学的主张。
2023-12-2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姑苏繁华图》(局部)。它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完成于18世纪中后期。该图以苏州当时繁华景象为创作内容,构思巧妙,笔墨精道,气势宏大。虽不免有粉饰之处,但与历史文献相印,不失其实,故不愧为一件写实的杰作,是研究二百多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2万余人,各色房屋建筑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大小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以及竹筏等400多条,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涵盖了珠宝、乐器、盆景和丝绸等50多个手工行业。作者在题跋中写道: “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臣执艺所有事也……我皇上銮舆再奉,行庆施惠,有加无已。斯地斯民,故能感激鼓舞,乐乐利利,交相劝勉,共为盛事之良民。”

——摘编自杨琪《中国美术五千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角度,评析《姑苏繁华图》所反映的乾隆盛世。(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2-02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3年,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颁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称冷战结束后,文明之间的斗争将取代意识形态斗争,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冲突。1996年,他直言“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亨廷顿强调,西方文明将受到所有其他文明的挑战。“文明冲突论”一经提出,就伴随着争议和批评。总的来说,学界对他的批评主要是认为他夸大了文明间对立,过分强调文明间冲突的一面。

——摘编自张旭鹏《“文明冲突论”逃蔽了冲突的本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1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体系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认为,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充分展开的结果,当今国际事务、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都是这一逻辑的外在表现。资本主义的延续性质是由它的深层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因果联系所决定,并规定世界面貌的形成。这一理论还认为,世界体系的形成同世界范围的资本积累有密切关系。国家互相作用体系是世界范围资本积累的政治结构。当原有的结构不能容纳世界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分配的规模时,就会发生国家之间的冲突。列强的兴衰和世界大战是国家相互作用体系的暴力改组。

——摘编自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23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人口(万户)
西汉2470.6859985785
唐代3920410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 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布以及随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等等”。对这一学制的评析错误的是(     
A.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B.促进了科举制的正式废除
C.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D.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临时约法》)“总纲”明确宣告∶“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1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2条)“人民”或者“国民”,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这里当然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支持它的各个阶层。这两条规定,就十分明确地肯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支持它的各个阶层在中华民国国家政权中的阶级地位,也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华民国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和主体地位。从而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既否定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主权在君”、“朕即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与资产阶级立宪派与旧军阀官僚的过时主张“君主立宪”、“开明专制”划清了界限。进而树立了帝制为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法形成的背景。
2022-10-3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的外事体制,乃是一套以贯彻大一统秩序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取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的体制。因而对集中代表了中外经济交往的互市,在以严密控制下的市坊制度对之约束的同时,朝廷看中的是其赐恩报义的政治意义而非互通有无的经济价值。故或大施恩惠,或加设禁条,并不把互市当作目的而只视之为维护四夷宾服局面的手段。对中外各种交通出入,除按既定关津制度加以控制外,边境防范尤严,往往必须以因公的名义在官方往来的外衣下方许出入。而外人在境内的居留、婚姻等,除非降附归化,入籍为民,一般也总是处于重重限制之下。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样受到大一统原则的影响和制约。对外来文化中的枝梢末叶,朝廷乐于采取大而化之的包容态度,但对系统的意识形态,如宗教,则以防范、限制和彻底的控制为基本方针。

——摘编自楼劲《汉唐对丝路上一般中外交往的管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一阶段晚清政府虽不得不按照西方的原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仍坚守“华夷秩序”观念,并基本按照“华夷秩序”观念处理对外关系。第二阶段为19世纪608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交呈现既试图保有旧的对外观念和政策,又试图利用西方体系中一些原则的过渡性特征,清政府正式设立了专司对外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三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在物质和观念上被全面裹挟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体系的全球扩展之中。《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东亚首强地位被日本取代,日本迫使清廷承认朝鲜“独立”,中朝藩属关系宣告结束,朝贡体系中的最后一名成员被划出。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华帝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摘编自王卓《两个体系的碰撞——“洋务外交”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外交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唐时期相比,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023-05-08更新 | 411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家国一体,但分封制下的家国一体到春秋战国时严重动摇。对于此,著名历史学家瞿同祖先生指出:“诸侯卿大夫家臣所以能专权而侵凌其上的过程很简单。天子虚领天下,不亲政事,所以为诸侯所乘。诸侯虽较天子亲政事,然而不如卿大夫,所以实权操之于卿大夫手。至于真的和庶人接近,治理赋役的,还是卿大夫的家臣邑宰,所以后来他们权重大,侵凌于卿大夫之上。”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