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71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已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出现了“和解潮”。这表明中国(     
A.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智慧和影响力B.彻底化解了西亚地区的矛盾
C.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优越性D.借助西亚地区与美国角力
2 . 唐太宗在位时期,鼓励寡妇再嫁,对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将婚姻及人口增加的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考核指标,作为升降参考。这些举措意在(     
A.大兴文治以促进唐朝繁荣B.遏制东突厥南下进攻
C.否定传统儒学的贞节观念D.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时代,面对“礼崩乐坏”,各种治世思想激烈交锋碰撞。但无论是“仁政”还是“法治”都没有适应时代需求,挽救岌岌可危的周王朝。荀子批判地吸收儒、法两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治,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治理更为实用有效。荀子主张“义”是礼法的核心,强调用“义”节制人心,强化礼法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以达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的目标。

——摘编自管峰《荀子礼法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贾谊是汉文帝时才华横溢的儒生、荀子后学的重要代表。他力主“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但“好刑名之学”的文帝并没采纳。他没有放弃,认为文帝应“始治天下”,废除承秦而来“法治”政策,“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但由于朝廷大臣多数反对,文帝“谦让未遑”,这些主张大多被束之高阁。

——摘编自吕亚丽《浅析西汉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治国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谊的主张被束之高阁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5000年,迁往美索不达米童地区的大部分外来人是闪米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闪米特语系,包括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和腓尼基语。这表明(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B.世界语系一脉相承
C.西亚文化呈交融特征D.闪米特人发明了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8年至1919年,一些人提出了“撷精取粹”“熔于一炉”的中西融合主张,对此,陈独秀坚持“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鲁迅和胡适等人也非常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当时(       
A.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B.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7 . 周初,井田制下的土地不准买卖与交换。《左传》记载,公元前712年,周天子从郑国割取邬、刘、蒍、邘的田地,把原来属于苏忿生的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的田地给郑国。这表明当时(     
A.传统政治秩序遭受冲击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郑国成为诸侯国的霸主D.井田制度遭到瓦解
2024-05-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皇祐二年,吴中、两浙路发生大饥荒,主政官员范仲淹根据当地百姓信奉佛教的特点,鼓励住持招揽民工翻修寺庙。明崇祯年间,“京城内外疫病盛行,小民无钱可备医药者……命选太医院精医,分拨五城地方诊治给药”。这些救助措施(     
A.体现了民本理念B.推动了佛教发展C.发挥了教化功能D.调用了社会力量
2024-05-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的是非观;明末清初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些思想反映了(     
A.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B.儒学主流地位旁落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君主专制不断削弱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新密李家沟遗址(距今约9000年)、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年左右)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制作石器的工具等。这些遗物反映了
A.旧石器时代民众的群居生活B.新石器时代民众生活稳定
C.黄河下游地区的奴隶制文明D.远古时期出现了社会分工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