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了江北的蕲、黄、寿、江南的常、宣、歙诸多产茶州都,国家靠榷茶生利,商人大量贩卖茶叶。北方回鹘人入朝后“大趋名马市茶而归”。契丹耶律德光遣使南唐,以羊马交换茶叶。这些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B.茶叶成为外贸的大宗商品
C.饮茶之风盛行于全国各地D.民族贸易激活了国内市场
2 .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政府战败和财政危机的时机,在中国展开所谓利权争夺战,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对利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路方式应对。这种状况(     
A.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为各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起初只反对奴隶制扩张到西部领土去,并不要求消灭奴隶制;后来主张逐步释放奴隶,并对奴隶主做经济上的补偿(特别是对边界蓄奴州);再后来逐渐看清,只有解放奴隶,才能战胜南部实现联邦统一。林肯对于奴隶制问题的态度变化表明(     
A.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迫切要求B.美国国家制度的阶级本质
C.南方种植园主的软弱性妥协性D.黑奴的解放斗争逐渐高涨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冲刺模拟卷(湖北卷)
4 . 1835年英国驻印总督强制推广英语,20世纪初英语发展为印度官方语言。20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印度成立了英语教学基地,促进英语在当地广泛传播。对该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意识形态影响文化交流B.两极格局演变推动的结果
C.西方文化侵略依然存在D.第三世界斗争发展是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法典条文,古巴比伦社会的奴隶区别于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种特殊发型,如果理发师私自改变他人奴隶的特殊发型,将被割掉手腕,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奴隶发型才无罪;欺骗理发师剃掉他人奴隶发型的人,将会被处死。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A.奴隶买卖频繁增添经济活力B.法律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
C.立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D.法律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阶层
7日内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近现代留法教育】

材料一 1915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增进劳动者的知识”为宗旨。介绍学生赴法、联系入厂、入校、发放维持费等一应由其负责。……旅欧同人还联合法国学者创建华法教育会组织大批学生赴法,1919年到1920年, 来自全国18省的20批青年1700多人先后赴法, 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都是其中的成员,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无论在留学史上还是在政治史、革命史以及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逐渐扩大,人才培养层次也稳步提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成为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中心和决策核心。中国政府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邓小平提名的《神舟学人》杂志,成为留学人员了解国内情况的重要渠道。2004年,两国元首发表《中法联合声明》,提到了教育文化方面开展新的合作。同年,中法相互承认高等教育法定的各种学历、学位和毕业文凭。2010年,两国签署《关于开展青年学生交流活动的意向声明》《中法高等教育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摘编自刘天乔《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法留学事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获得民族独立的50个非洲国家中至少有40个是通过非暴力方式取得独立的。他们通过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主义政党,发动群众,组织非暴力性质的罢工、示威、抵制和不合作运动,迫使殖民当局不得不采取“让步”政策,逐步移交政权,承认殖民地的独立地位。这一时期的非洲民族民主运动(     
A.以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为指导思想B.体现了民族独立意识的开始觉醒
C.反映了非洲民族经济的较快发展D.得益于二战西方大国的普遍衰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材料一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致激进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并导致劳资冲突的骤然加剧。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该法案规定,任何工匠若通过结社要求提高工资,或减少、改变工时,或削减工作总量,以及任何人通过收买、规劝、诱导、恐吓或以任何恶劣的手段来唆使任何行业的工匠来实施上述行为,或无正当理由而停工的,经两名治安法官裁决后,亦可判处不超过三个月的监禁或不超过两个月的劳役。

材料二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不仅给雇主阶层带来巨大压力,也迫使政府不得不通过改善工人待遇、增加工会权利来缓解社会危机。1867年皇家委员会通过的《主仆法》,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刑法对单个工人活动的限制,普通工人第一次得到议会特许的承认。1867年英国熟练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这促使政府必须考虑工会的权利。1871年,《工会法》在英国问世,法律规定,任何工会的活动只要限制在它的职业范围内都不应被视为非法。工会的合法性得到重申。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柴彬《从工会法律地位的演进看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劳资政策的嬗变(1799—197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英国政府对工会组织立场的变化。
9 . 相传“七夕”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后因牛郎织女传说融入方作为一个纪念性节日而存在;七夕节的习俗也逐步包含了乞巧、求爱情、求子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又以乞巧为核心。七夕节民俗的形成(     
A.折射出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B.反映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期许
C.根源于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D.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盛行
7日内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的大国,大多崛起于边地(如下表)。这说明(     
晋国“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狄之民实环之”“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四海,以属诸夏”
秦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A.民族交融推动了疆土拓展
B.政治危机冲击了分封制度
C.王室衰微导致了大国崛起
D.华夏认同巩固了统一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