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考古发现与历史新知】

材料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

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

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

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

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

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昏侯墓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2024-01-2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3 . 据考古发掘,湖北武汉的盘龙城和江西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具有中原商文化特点的青铜器皿;鲁北和河北的沧州也有类似的文物出土。这说明,商代(     
A.区域文化交流显著B.对地方实行有效控制
C.青铜技术日趋成熟D.奴隶制度达到了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5 . 如表所示为春秋至西汉苏浙闽部分地区墓葬出土金属农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代地点出土农具出处
春秋丹徒铜锸《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
春秋六合铜锄、铜铲《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春秋战国绍兴铜铲形器、铜锂、铁镘《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
战国绍兴铁凹形锄、铁锂《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西汉崇安铁犁、铁锄、铁锼、铁斧、铁锯、铁五齿耙、铁镰《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
A.东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B.铁犁牛耕走向普及
C.经济重心南移不断加速D.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晋代《襄阳耆旧记》记载“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宜城市发现了楚皇城遗址。2010年,清华大学刊布的出土竹简中有《楚居》一篇,明确记载了楚国 23处建都之地,其中三个都邑的位置与今天的宜城市密切相关。 这表明(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可靠
C.历史研究需找多重证据D.楚国建都之地至今众说纷纭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有助于加深对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识。这说明考证历史真实性最有力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史料记载C.文学作品D.神话传说
2022-07-0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4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1956年发掘的“滇王之印”(图1)和2020年发掘的“滇国相印"(图2)对研究西汉王朝和古滇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帮助。它们的出土,既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还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西南区域色彩。这说明(     
A.西汉采用分封制方法管理西南地区B.历史真实性必须通过文物和史料合一才能确认
C.历史文物与史料记载可以互相印证D.贵州在西汉就已经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
2022-11-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给学术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1956年“滇王之印"(图1).2020年“滇国相印”(图2)的发现与古滇国的重现.就是典型的案例。它们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既不同于内地,亦有别于其他“藩邦”,具有鲜明的西南边疆区域特色。这说明
A.汉代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
B.印章文物与史料记载相得益彰
C.汉代西南边疆历史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D.四川成为汉朝的一部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022-05-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