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A.岛的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024-04-30更新 | 137次组卷 | 7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1914年,列强对拉丁美洲累计的投资额统计,据此可知(       

国家

投资额

份额

英国

37亿美元

43.5%

美国

17亿美元

20%

法国

12亿美元

14.1%

德国

9亿美元

10.6%

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

10亿美元

11.8%

A.拉丁美洲与列强的矛盾缓和B.欧洲列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拉丁美洲经济深受西方影响D.美国推行门罗主义取得效果
3 .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因此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指出三位思想家所处其时代特点。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六事外交”(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2024-03-26更新 | 448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3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2024-03-16更新 | 67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
B.现实主义美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印象派绘画:莫奈《日出印象》
D.现代主义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2024-03-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024-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9 .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D.印度教维护了种姓制度
2024-02-12更新 | 596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2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