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对社会治理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建晋室,统治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复采用之,辗转嬗蜕,经由(北) 齐隋,以至于唐,实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二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如果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就奉公守法。然而,当政府以道德的名义滥施暴政,人民很难判定什么是真正道德的。

——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与法律,<宪法>与宪政》

材料三   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 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 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1)概括材料一作者的观点,并分析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特点。
2024-01-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阿拉伯(     )
A.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C.吸收融合了古代东西方文化D.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022-07-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藏有一幅明初(1389年)绘制的绢绘本巨型世界地图,题为《大明混一图》,其地理覆盖范围包括亚、欧、非三大陆。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绘出了非洲大陆的形状。据此推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交通扩展为此地图的绘制奠定基础
B.郑和的远航为此地图的绘制提供了线索
C.当时中国地理知识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
D.当时中国海外贸易范围已覆盖欧亚非地区
2019-02-2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西周至明清环保法制与生态环境状况表


朝代土地制度生态环保职官设置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形式全盛时期全国人口数量(万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职官行政级别
西周土地原始国有制大司徒为首的环境职官体系法、令1000良好
封建土地国有制虞部(生态环保职能完备)较低令、农书5200合理开发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明清封建土地私有制(私田占主体地位)虞部(生态环保职能被取消)较低农书明6100清41000西部地区环境开始恶化

——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

材料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处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加上严酷的战争环境,战争和大规模开荒,边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此边区政府先后组织科学技术人员对边区的土壤、农作物、森林、矿藏、水利等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调查。通过修梯田、坝堰地等来保持水土,并进行了一些水利灌溉设施的修建。1941年1月29日,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规定了有关森林保护、砍伐、惩罚和奖励的政策。1941年边区在建设厅下设林务局,筹设实验林场及苗圃,进行科学实验培育优良树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边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摘编自李芳《试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明清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变化趋势,并说明明清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5 . 据统计,2014年中央巡视组在河南省共对9个市(地)5所高校进行了巡视,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338件,发现问题线索2192个,涉及厅级领导干部190人、处级干部886人。通过巡视发现问题线索,中央巡视组已立案调查189人,其中厅级干部10人,县委书记2人。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
B.惩治腐败是立国之本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2019-02-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
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
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
D.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