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104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87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2023-11-23更新 | 848次组卷 | 203卷引用:广东清远一中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文科历史10月第二次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兼顾“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的“发现”时期。那时的学者对什么都感兴趣。如维吉尔在1499年写成《论发现》一书,对万事万物都要问个“首次发现”的问题,甚至“神God)”这个词最初是如何使用的也要弄个清楚。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同样引人注目。下图所示是萨通的《六翼:文艺复兴科学家》目录:


——摘编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围绕材料信息提出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1-04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喜(前262—前217年),秦朝书吏。1975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被发掘,出土1155枚秦简,墓主即喜。

喜墓中竹简的分类与内容简表


材料二   喜墓中竹简记录的一些案例


——以上材料整理自鲁西奇《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等


(1)分别说明两则材料对研究秦朝法律制度的价值和局限。
(2)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秦朝“法治”的特点。
(3)如果要深入研究秦朝历史,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借助哪些类型的史料。(2分
2023-01-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光绪二年至五年(1876~1879年),郭嵩焘在担任首任驻英公使期间,一直按照规定将记载欧洲风土人情的日记和游记定期寄回国内,其中不乏"(苏格兰某地)安设声报,可及六十里之远,鼓弦纵谈,六十里如在左近"等内容。这些记载(     
A.有利于开阔国人的眼界B.旨在为洋务派提供参考
C.突破了“天朝上国”观念D.蕴含着全盘西化的希冀
7 . 理论上,联合国难民署有义务为那些不愿意接受难民迁入地政府管辖的难民提供国际保护和援助。据统计,2011年年初,被联合国难民署认定为“受关注的人群”大约有3390万,这一数量相较于2005年的1920万有了明显的增加。这反映出(     
A.联合国救助难民的主体作用B.西方国家相互推诿救济责任
C.人道主义原则获得普遍认同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安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毛泽东等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由此可知,他们的视角均聚焦于此时期(     
评价出处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这场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对下层社会群众思想观念的变迁是卓有成效的张曼《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2014年)
A.社会大众的思想解放B.西方思想的传播路径
C.北洋军阀统治的衰落D.传统思想权威的覆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秋,南开中学的创立者张伯苓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现代奥运会。1908年9月,张伯苓观看了伦敦奥运会,并在回国后向南开中学的师生们介绍了奥运会的盛况。1910年10月,张伯苓联络上海青年会和天津青年会中的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和他们共同筹办了以大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国学界运动会,并亲任总裁判。这届运动会的《通告书》中明确提出了参与奥运会的理想。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1931年,国际奥委会来函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同时,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取得选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在张伯苓等人的努力下,原已错过报名时间的田径健儿刘长春,成功代表中国参加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摘编自刘楠楠《“体育校长”张伯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对中国近代奥运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加入奥运大家庭的有利条件。
10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影片《大马戏团》上映,故事的女主人公原是美国杂耍舞蹈演员,因生下了带有黑人血统的小孩,在美国饱受排斥,后来通过到苏联巡回演出马戏的机会,发现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展示才华,还不会因为孩子的肤色遭受不平等的对待。由此可知,这部电影的公映(     
A.旨在凸显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引起了美国各政党对种族歧视的关注
C.展现了苏联领先世界的电影生产能力D.是对美国的文化冷战政策的有力回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