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4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系列对非洲政策新理念、新主张、新举措。2015年和2018年两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双方于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将中非关系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新型区域合作有待发展B.是中国重视睦邻关系的生动体现
C.凸显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旋律D.反映了我国外交立场的重大调整
3 .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运动,回击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此报告(     
A.直接推动革命新道路的开辟B.使中共开始意识到农民的重要
C.加速了国民大革命运动进程D.体现党对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
2024-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利玛窦在中国居留期间,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有意把中国版图置于全图的中心。此图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李之藻为之刊印。对利玛窦此举解读合理的是(     
A.推动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B.改变明朝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知
C.便利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迎合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思想
2024-03-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图为中国创建的“一带一路”示意地图。“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代一路”的创建(     
A.旨在恢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B.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C.与欧亚国家结成联盟发展经济D.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2024-03-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后期已有士大夫开设书院对学徒讲学。唐末和五代期间,连年战乱,官学大为凋敝,更是为宋代书院的大发展了提供了机遇。宋代书院一般由民间投资设立,独立于官学系统以外,是理学大师们著书立说,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教化的基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书院的教学内容以理学为主,而且十分强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培养,要求学生“三省吾身”。书院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官学有所创新,鼓励学术自由,提倡师生互相交流。

——摘编自陈金肃《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探微》

材料二   1898年7月,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化国立大学,成立之初既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担任全国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学校一改“中体西用”的旧思想,秉持“兼容并包,中西并用”之理念。 儒学经典不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是开国内风气之先,引入西方近代学科,分科教学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到20世纪初,学校已开设师范馆、译学馆、医学馆、仕学馆,后又细化为文科、商科、工程科、法政科等学科。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的主体改名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京师大学堂与宋代书院相比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大学堂的历史作用。
2024-03-17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治者苻坚将“礼神祇”与“修废职,继绝世,课农桑,立学校”视为同等大事,并进行“起明堂,缮南北郊,郊祀其祖洪以配天,宗祀其伯健于明堂以配上帝,亲耕藉田。”苻坚此举(     
A.激化了前秦的社会矛盾B.确立了农耕经济的主体性
C.造成了前秦统治的瓦解D.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024-03-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由于受借款合同的束缚,大多是在帝国主义列强不同程度的控制影响下经营的,“英资创办之沪杭甬、京沪及北宁三路与津浦南段一部,一切制度,悉以英制为依归;而法款之平汉、陇海、正太皆以法制为标准;胶济与津浦北段悉以德制为循规”。中国铁路从开始就采取分线设局的管理体制,不论路线之长短,运输之繁简,各路均设管理局,各路局往往各行其是,造成路政管理权分散,运输效率低下。因负责运输制度缺失,我国铁路营运往往通过行政化手段开展业务,铁路员工官僚习气严重,在货商与铁路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运输业务关系,存在着明显的隔阂。

——摘编自李强《路政统一视野下的近代铁路负责运输制度及其绩效》

材料二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设置适应铁路专·业化网络化需要的、实施集中统一指挥的铁路行业专门管理机构。1932年3月,顾孟余出任铁道部部长,决心推行铁路负责运输制。 为全面施行负责运输制,铁道部在部内成立负责货物运输委员会,短期内制订各种章则 10种,遴派货运负责人员,针对负责运输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办理手续进行培训……在负责运输制度顺利实施的同时,铁道部开始谋求进一步的路政统一,饬令各路与招商局办理水陆负责联运,并与各公路也办理负责联运。 从当时的货物联运收入来看,1932年11月至1933年6月,期间除了2月份,货运进款减少外,其他月份进款一直保持增长。 随着国民党统治趋于统一和稳定,整顿路政工作明显有起色,实现了路政管理的统一。

——摘编自李强《路政统一视野下的近代铁路负责运输制度及其绩效》

材料三   在1992年之前,关于铁路改革的探讨始终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范畴内进行,1992年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铁路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铁路运输更加紧张。 1993初,全国各地提出经审核的要车计划日均12万辆,而铁路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 1994年1月,铁道部召开全路领导干部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市场取向,深化铁路改革……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铁路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即“铁路改革十三条”),并于1994年4月22日上报国务院后下发全路。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转化铁路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三是改革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四是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优化配置铁路资源……。

——张雪永《扩张的动脉: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铁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运营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京国民政府路政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4年深化铁路改革的背景。
2024-03-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中国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那么制约战争的力量将有很大的增长。如果中国经过30年50年的建设,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那时战争就更难打起来。”邓小平意在强调(     
A.战争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中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C.反对霸权主义是首要任务D.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2024-03-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装病“胃疼”,“失踪”两天,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与其在北京进行长达17个小时的会谈,就台湾问题、印度问题、尼克松访华等交换意见。此次会谈(     
A.为尼克松访华做好了铺垫B.直接推动中西方建交热潮
C.促成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D.标志中美邦交开始正常化
2024-03-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