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其航海活动有许多明显不同,但也有根本的相同。“根本的相同”是指两国(     
A.开辟新航路的动机B.探险船队的规模
C.航海活动的参与者D.远洋航线的方向
2 . 汉代,今朝鲜半岛的玄菟、乐浪“郡初取吏于辽东”;云贵高原的群制、永吕、越满郡太守多为巴蜀籍;长沙出土的“逃阳令印”表明岭南地区的一些郡县官吏来自湖南。由此可知,汉代(     
A.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加强对边疆的统治D.官僚政治日益完善
3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37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中国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在东非肯尼亚沿海地区的遗址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公元9世纪长沙窑瓷器、公元9到10世纪的越窑瓷器、广东产青瓷器和部分北方地区的白瓷及早期安徽繁昌窑的白瓷器。这表明了(     
A.中国瓷器的技术水平高超
B.肯尼亚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达
C.肯尼亚沿海地区与外界并非完全隔绝
D.肯尼亚沿海地区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A.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欧洲人冒险精神B.近代科学革命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D.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5-18世纪,人类历史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符合历史逻辑的是(     
A.寻金热→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
B.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
D.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新航路开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在雅典创办过阿加德米学院。在教育作用方面,他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卫国者的保证。他认为教育在改造人性上也有着巨大的威力,因此他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经过教育培养的精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最终成为统治者。在教育对象上,他主张“精英”教育,应该从第一、二等级中选出最优秀的年轻人进行学习。在教育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启发诱导,他认为,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觉地推导出数学、几何等公式。柏拉图以上的教育理念对欧洲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材料二   到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在此以前,中国已有《尚书》《诗经》,希腊已有《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在古代希腊,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但哲学家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来解释世界。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这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都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在古代中国,也有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拉图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希腊哲学思想存在共同点的原因,并说明中国和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意义。
8 . 《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在唐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经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为《霓裳羽衣曲》,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铁器、丝绸、铸铁术、造纸术等先后西传,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毛织品,印度的宝石等也陆续传入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推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影响了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
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客家人的迁徙】

材料一   

时间迁徙原因目的地
317年-879东晋五胡乱华鄂豫南部、皖赣沿长江南部、赣江上下游
880年-1126唐末黄巢事变皖南、露东南、闽西南、鼻东北
1127年-1644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粤东、粤北
1600年-1700反清复明、迁海复界、湖广填四川川、贵、湘、台湾等地
1862年-1874广东西路事件、太平天国起义粤南、琼、桂、滇、港澳、南洋、欧美

材料二   客家人是原居住在中原一带的汉民,从东晋至明清的千余年间,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徙,浦北境内的客家历史应该追溯到距今1585年的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河南南阳西江督护陈伯绍奉命南赴,在今天浦北境内的石冲镇设立了当时与广州齐名的越州城。辖地东至茂名,南达雷州半岛全部,西与今钦州接壤,北至容县一带。以古越州为中心的客家文化史也随之辐射整个区域。

客家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古越州文化。千百年来,许多古老的客家传统文艺形式历经风雨而颜色不变,跳岭头、采茶戏、舞龙以及聚集了客家人文精华的戏曲等,广为流传。

——根据互联网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历史上的客家人口流动现象,进行历史解释。(要求:明确指出迁徙概况,阐明理由,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