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耳其人的劫夺、海盗、从商船、商队和市场而来的苛捐杂税,都使东部地中海的商业发生危机…西欧各国的商人和航海家,开始愈益关心来寻找一条绕过阿拉伯人并避过土耳其领土的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发展后的欧洲商业经济,需要更多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对于欧洲的封建领主和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愈益成为经济目标所必不可少之物……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摘编自《哥伦布之梦》萨尔瓦多·达利1958年

材料三   价格革命在欧洲具有重大的社会后果。由于价格革命,新兴的工商业阶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地主与富农,都占了便宜。反之,工人们因食用品价格的高涨,大大吃亏了…地主、领主,从自己佃户或租户收取传统的封建地租(货币形态)者,其实际收入数额也大大减少。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假如你要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请你辨析一下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价格革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进行阐释。
2024-04-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所示为西汉部分学者治国观念的论述,这反映出(     
出处史料   
使高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董仲舒《春秋繁露》
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桓宽《盐铁论》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A.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松动B.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C.儒学理论影响经济思想D.利用经济手段大兴民众教化
3 . 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中,日耳曼民族居住在帝国北疆,莱茵河以东地区,在历史上与罗马帝国互动频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2世纪罗马人与日耳受人冲突(浮雕)

材料二   “他们中间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日耳曼人是令人生畏的战士,他们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小事由首帅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议决,如果人民不满意他的意见,就报之以喷喷的叹息声……他们天性纯朴,没有感染奸巧机诈,善待他人。”

——滴编自(古罗马)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1)指出两则材料在史料类型上的差异。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耳曼民族的特点。
2024-04-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下表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史料一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载:“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
史料二蜀地楮纸耐磨又绵软,是制作交子的原料。方回《忆我》诗云:“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史料三蜀刻本开版弘朗,字体遒劲,纸张洁白,校勘精当,有“宋时蜀刻甲于天下”之美誉。
A.杭州地区印刷品质量最高B.蜀地楮纸成为制作交子的原料
C.福建地区印刷业最为发达D.蜀地造纸业和印刷业发展较快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再交还政府(十八授田,六十还田),在其授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租额为四十税一(汉代为三十税一)。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唐制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汉代每人每年服役三十天)。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须以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中、丁(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1)根据史料一,分析租庸调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历史作用。
6 . 梁启超曾说过:“《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也,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作逋逃之薮,此却为一事实。《儒林外史》中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非事实也,然明、清间乡曲之人一登科第,便成为社会上特别阶级,此却为一事实。”这说明小说
A.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B.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D.多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
2022-02-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是流传于东北与山东地区的共同民间故事。这一故事的出现和内容体现了山东人在“闯关东”过程中的感受和情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山东胶州湾一带)李妹无夫而孕,期满产下黑龙,李哥(黑龙之舅)以为妖异,以斧偷袭黑龙,断其龙尾,龙亡走东北,化身黑小伙,自称姓李,经过一番打工磨难,在山东人的帮助下,战败白龙,夺得“白龙江”,改“白”为“黑”,成为黑龙江神主——人称秃尾巴老李。

——选自《民间文学作品选》

材料二

移民群体借助地方风物传说的改造、传播,注入的是移民的强烈现实需求,即“合法”移民当地,进而开发当地的需求。……黑龙江因为黑龙、黑蛇、移民群体的到来而获得了新的地方文化内涵,实现了对当地文化文化覆盖或重新解释。在此意义上,黑龙江不但成了移民的故乡,也从清朝满族的“龙兴之地”成为清朝版图上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雪、柴玲《移民合法性与地方文化重构——以秃尾巴老李传说为讨论中心》


(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政者因此需要将满足民众生活所需作为第一要务。统治者无论是重民、爱民,还是恤民、保民,作为民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本”思想主张“民为邦本”“立君为民”,但“民”居于社会下层,又被称为“庶民”“黎民”“草民”,处于与“君”相对的被统治者地位。

——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本”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2024-05-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国家代表作品内容
英国莫尔
(1478—1535年)
《乌托邦)虚构一个岛屿上的理想社会,居民未受基督教启示而能把社会
治理得井井有条
法国拉伯需
(1494—1553年)
《巨人传》描写第一代巨人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
院”。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修道院,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
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西班牙塞万提斯
(1547—1616年)
《堂吉诃德》描写一个绅士,学习剑客,行侠仗义,成为可笑而又可怜的悲剧
英雄。故事滑稽而荒唐,使读者笑出眼泪,在眼泪中领悟人生
A.文艺复兴在欧洲逐渐扩展B.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宗教神学统治地位被推翻D.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10 . 它是纲领性的经典文献,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未来,它充分阐明了“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它是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法兰西内战》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和平法令》
2024-06-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