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发达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教育,需要发达的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地结合。

——萧功秦《百年中国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11-0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以为欧洲的旧政体会继续在英国实行,但是透过那些旧名你,旧形式,人们了解到,自17世纪以来,英国已经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各个阶层渗透融合,开放了贵族政治,并且取消贵族阶级,让财富变为了一种势力使人们在法律、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公开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中世纪社会所不存在的新原则。这具古老的躯体慢慢地汲取这些新生的事物,慢慢地进行复苏和重组,在保持本来而目的同时更具生命力。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蜕变为了一个现代国家,它只保留着中世纪的一些影子作为对历史的祭奠。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依据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8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史学著作的目录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著作的主要内容,梳理著作的基本结构和线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第二章秦代事迹:始皇治法;始皇拓土;秦之失政;二世之立;

第三章秦汉兴亡:陈涉首事;刘项亡秦;诸侯相王;楚汉兴亡;

第四章汉初事迹:高祖初政;高祖翦除功臣;高祖和匈奴;汉初功臣外戚相诛;汉初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汉中叶事迹:汉代社会情形;儒术之兴;武帝事四夷(一至七);论武帝用兵得失;武帝求神仙;武帝刻剥之政;巫蛊之祸;昭宣时政治情形;昭宣元成时兵事(一至四)

——吕思勉《秦汉史》目录节选

(注:“昭宣元成”分别指代汉武帝之后的四任君主,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


材料目录共五章,每章包含若干小节。请在阅读该目录后,选取其中一或多个章、节,结合所学知识,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进行简要评述。(列出所选章节;评述历史要求史论结合、叙述完整、评价合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河南南阳县南)人。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了《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好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从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起,张衡任太史令。在这长达七年之久的时间内,他制作了浑天仪,“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他又做出了一件震铄古今的伟大发明一候凤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还做了另外一些机巧的器械。《广博物志)引《文士传》云:“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翻,腹中施机,能飞数里。”飞数里之说或许是夸张。不过即使只有数丈,那也是一个杰出的成就了,因为那是世界上第一个机械飞行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衡在科技上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衡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2021-07-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   胡宗宪,徽州府绩溪县人,嘉靖三十二年任浙江巡按,参与和指挥抗倭战争。胡宗宪抱定“贼一日不除,则臣一日不敢离军营”的雄心壮志,领导抗倭战争近十年,为抗倭战争胜利立下卓越功绩。抗倭期间,胡宗宪决定建立沿海防御系统,修造战船千艘,多置火器。奏请朝廷宽限征收江南地区历年所欠加派、逋赋,并蠲免倭患重灾区钱粮.还根据需要,随时裁减水陆官兵,以减轻百姓负担,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民众的抗倭积极性.同时,重用和依靠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将领,给予他们必要的权力,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机智灵活,不失时机地打击倭寇。嘉靖四十四年,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搜出了胡宗宪遭遇弹劾时,委托罗龙文写给权臣严世蕃的一封信,同时还有一道草拟的圣旨。明世宗勃然大怒,将胡宗宪逮捕入狱。不久,死于狱中。

——摘编自赵连稳《胡宗宪与明代抗倭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宗宪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宗宪的功过。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荷兰
中国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其影响却完全不同,请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现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论证。)
2016-12-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

——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洋务官僚缺乏近代经济知识,他们谈得最多的企业创办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直接服务于洋务军工企业的需要;二是与洋人争利。基本都是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国计民生需要。这种从政治需要出发的做法常常掩盖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与要求。

——摘自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