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21-11-02更新 | 963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上海《文汇报》陆续刊出了一些生物学家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其中,薛德的《谈谈麻雀》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促成了一场关于麻雀问题的全民大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地位的提升B.国民经济建设面临着严重困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D.社会主义科学繁荣方针的贯彻
3 . 有学者在分析了古代文明史后得到了这样的认识:“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促进了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和一个文明吃掉另一个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叉的文明

类别简介
两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从拉斯含姆拉、盖特奈和美吉索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遗址出土的雕像、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都表现出了埃及的艺术风格。在巴勒斯坦发现的古埃及陶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居于此的埃及人制作的一些厨房器皿,其中有完全埃及风格和埃及、巴勒斯坦混合式等风格;另一种是从埃及进口的器皿,如带有波状花纹和手柄的圆柱形容器
埃及的希腊文明埃及的剧院、雕刻艺术品等与希腊作品相似。如亚历山大的头像,它属希腊利西普斯流派的传统。在绘画方面,亚历山大城既有埃及风格,也有希腊风格,如安富希的一个陵墓就有两种风格的绘画,这座陵墓主墓室的建筑式样和壁画,都混合着埃及和希腊两种风格。在科学技术方面,亚历山大城是当时的学术中心,云集了世界一流学者,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执教于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写下的《几何学原理》,奠定了古典几何学的基础。阿基米德早年游历埃及,在亚历山大从事学术研究,结识并受业于许多知名学者,这位数学家和力学家,不仅发明了多种机械,而且创立了“阿基米德定理”,这些成就既是希腊的也是埃及的,并由埃及得以保存和传播
亚述文明公元前1595年,亚述人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底格里斯河为中心,用占强大优势的军事力量占领了巴比伦。亚述人吸收巴比伦文化,使用巴比伦语言以及奉尊巴比伦的神只。……亚述的骑兵技术和一些军事制度通过中亚传到欧洲和东亚,不但古希腊人从中受益,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从那里学到骑术,华夏地区也受益良多。亚述在对外征服中占有了广大地区,它们成为亚述的巨大市场和贸易通道,其中两河流域、腓尼基等地是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的地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学者认识的理解。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忽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的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句话的理解。
2021-05-01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天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被看成了仇敌,昨天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被看成了同盟。……从此以后,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在中国的广大区域内,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通过八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中共领导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且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的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同时中共还在政治、思想理论上成熟起来,抗战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大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怎样的理论为革命指明方向。
(2)据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中共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
2021-04-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表

时间19121921
民资企业39.9%82.2%
外资企业60.1%17.8%

材料二   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中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时间全国上海
19277323
19368427

材料三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能发挥生产能力的占20%-40%,大半年绝大部分基本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1/4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状况?原因是什么?
(2)从中可以得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日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北宋“积贫”原因有哪些?
(2)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在宋神宗的支持之下进行了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名字叫做?变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3)结合材料二,“变法”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有关这次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有两种说法。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21-03-0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高班)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摘编自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

材料三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2)综合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9 . “不是冤家不聚头,狭路相逢板门店;谈谈打打二载半,磕磕绊绊二十年;披荆斩棘开通道,风雨兼程架桥梁”,评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
A.中美关系B.中苏关系C.中日关系D.中英关系
2021-05-0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磨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