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1)依据材料指出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评价,谈一谈恩格斯评价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明清小说中出现的弃儒从商现象应该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部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出身书生,他们放弃了以读书、应举为职业的生涯,而以经商作为自己的谋生之道。但传统的儒学教育和儒家思想对他们的经商活动仍产生着深刻影响,他们中的不少人贾服儒行,儒商结合,致富后又努力复归于儒业。小说家在对人物的弃儒从商行为表示同情和认可的同时,也依然表现出一种儒重于商的传统意识。

摘编自唐林轩《略论明清小说中的弃儒从商现象》

(2)结合所学,运用恩格斯解析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1915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初,围绕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优劣问题,中国文化界曾展开过一场论战。李大钊提倡青年人全力以赴学习和研究西方文明,主张“竭力以西方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杜亚泉则认为,欧战的惨烈使“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不能不产生怀疑,“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吾国固有之文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诸大端),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3)从李大钊和杜亚泉中任选一人,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其观点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2017-11-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海淀区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2 . 秦汉与罗马

材料一   罗马的治国思路是只管上层,不管基层。罗马帝国,只是环地中海的上层精英大联合,基层群众从来不曾被囊括其中,更谈不上融合相通。罗马的行省中,只有贵族、官僚能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上不会拉丁文。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把罗马抛到九霄云外。

材料二   秦汉完成了“从封建到郡县”,打通了上层与基层,创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文官体系。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经过严格考核后派遣到地方全面管理税收、民政、司法和文教,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塌,基层的人民还能看懂同样的文字,遵循同样的道德,理解同样的文化。

材料三   秦汉与罗马,都对后世具有独特价值。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政治基因,而中国“秦汉之世,实古今转变之大关键也”。这两条不同的文明道路,各有高峰低谷。我们应当从高峰中体会到彼此的优点,从低谷中体会到彼此的缺陷,再寻找各自改进之途。

——以上均摘编自潘岳《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序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帝国为什么“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与罗马帝国相比,秦汉时期在国家治理上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秦汉与罗马对后世的独特价值,简要谈一谈这两种文明道路对我们的启示。
3 . 大历史

材料一   “大历史”(big history)是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它是由西方学者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大历史”研究的出现,与时代背景联系紧密。首先,精密计时革命、DNA的发现、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等为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后冷战时代的趋势也有利于“大历史”研究的出现,比如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等。与此同时,“大历史”研究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如仅凭现代科学知识能够建构令人信服的宇宙史吗?对历史学家而言,以如此巨大的时间段来探究过去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大历史”研究能否成为一个明确的史学研究类型,还有待于在时间中去检验。

材料二

“大历史”研究的代表著作: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大卫·克里斯蒂安等著)
目录(节选)
1章宇宙、恒星和新化学元素
3章生命的出现
7章农耕文明时代的非洲-欧亚大陆
10章迈向现代革命
13章未来的历史
(1)依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大历史”研究的认识。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的内在关联中,探究历史规律的“大历史观”应运而生……“大历史观”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赋予其时代的、民族的和学科发展的新内容,而不仅仅是历史认识领域时空的扩大或延长。它广泛汲取中国传统史学、外国史学(包括“大历史”在内的西方史学)的积极成果,使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大历史观”产生的背景。
2024-05-11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惟才是择”到“分省取士”

科举制肇始于隋,到唐朝中后期,从朝廷到民间都认可了科举正途的地位。宋代时期的科举发生着很大变化。960﹣997年间,北方籍进士在全国总额中占比为28.4%;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提出了“逐路取人”思路,用今天的眼光看有着补偿性正义的因素,但欧阳修为代表的维护“不论东西南北人,而惟才是择”旧制度的主张占据了上风,这一主张呈现出“凭才取人”的程序性正义原则。到了1101﹣1126年,北方籍进士在全国总额中占比为0.08%。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一榜录取的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士人大哗。朱元璋处死二十余人,重新考试,制造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1427年南北卷制度诞生。清朝顺治年间,中卷并入南、北卷,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行“分省取中”制度,各地士人更关注本省籍士子的会试名额。政府以各地文风高下、赋税轻重多寡等分配各省的学额、中额。“分省取中制”可以说是影响了日后数百年的考试制度。

——郭晔旻《艰难的平衡录取名额的划分之道》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颁布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文官惩戒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国民政府对非国民党员采取限制政策,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公务员法难以推行,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宋朝科举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材料中的取才思路中选取一个,谈一谈你选择这一思路的理由。
(2)参照1855年英国《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83年《美国文官法》等所确立的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作出简要评价。
2022-02-27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6 . 殖民侵略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材料二   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任何其他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要自救,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我们宣布,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组织起你们的力量,然后就开始干吧,这样他们就无法绝你们的要求了。”

——摘编自《提拉克——他的著作与讲演》

材料四   世界资本主义和俄国1905年的运动终于唤醒了亚洲。几万万受压制的、由于处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而变得粗野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走向新生活,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列宁选集》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方式与17、18世纪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四,结合所学,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为例,谈一谈你对“亚洲觉醒”的理解。
7 . 文明交流与互鉴

材料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515日)


结合中外近现代史,从经验与教训的视角,谈一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
2022-05-3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票号产生。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经营这项业务的是西玉成颜料庄,它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均设有分庄。起初,在京的山西同乡常把现银交给西玉成北京分庄,再凭北京分庄写的信,到西玉成总号取款。后来,西玉成总经理雷覆泰发现这种现款兑拨是一个生财之道,便开始专营这一业务,号名改为“日升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票号的职能。结合所学,说明票号产生的条件。

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2)结合材料二,分析盛宣怀办银行的目的。

材料三   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会谈中提到:“我们很穷,我们同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需要世行帮我们赶上去。”同年5月15日,中国在世行的合法地位正式恢复。

2010年世界银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银行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4)结合所学,谈一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2020-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人类社会变化的路径复杂多样。

材料一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思想理论方面加以说明。

材料二 文物:漆盒

秦“蕃禺”漆盒盖(如图),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禺”二字烙印。“蕃禺”即番禺(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郡的郡治所在,这是“蕃禺”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2)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①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记录了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分别指出材料三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变革的哪些史实。

材料四   某班同学开展了“颐和园史迹寻踪”的历史考察活动,围绕其耕织图景区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研讨。

南宋楼璹绘制了反映当时南方农桑生产全过程的《耕织图》,元、明、清皆以此为范本。



图1 雍正《耕织图》——耕             图2 乾隆《棉花图》瓷册——纺线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

乾隆《棉花图》共16幅,每图附有文字说明,系统介绍了从棉花种植到制成棉布的过程。乾隆特为每幅图题诗一首,后以木版、石刻、烧制瓷书等方式颁行天下。


(4)图1中的农具是产生于隋唐时期的_____,图2则可追溯到元朝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耕织图》历史价值的认识。

材料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六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5)材料五、六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
2021-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川幕府逐一地断绝了同西方世界的联系,要使日本与世隔绝、一成不变,以便使他们的统治永存。但日本还是有了某些发展,这些发展渐渐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力量对比,打破了现状。日本社会正处于转变之中。它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而这又酿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势;这种紧张局势在海军准将佩里迫使日本打开贸易大门时达到极限。日本人中的很多人已充分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改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前的日本面临的深刻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是如何进行社会改造的。
2020-03-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