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秦汉以来绵延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如表是明朝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
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
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
A.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政作用不大D.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 118 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 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 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 209 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 180 人,非进士者只 29 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公元 1439 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2020-06-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几组数据的统计。由此可推知,中国
1978年2006年
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元21万亿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133.7元4140元
外汇储备15亿美元1.53万亿美元
高校毕业人数16.5万377.5万

A.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B.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独立国民经济体系形成D.国民教育体系开始建立
2021-02-24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