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5年,在新版的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夕,天津市百货公司和平路门市部花布柜的销售员正在更换商品的标价(条幅上文字为:哔叽每尺,旧币三千七百五十元,新币三角七分五厘)。据此可知(     
A.人民币贬值情况严重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已完成
C.物价下跌的幅度巨大D.通货膨胀遗留影响依然可见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进程

时期

主要法律文件(部分)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50年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

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二   法治是目前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回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治建设改革发展之路,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摘自宋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治建设成绩斐然》


请从材料一中提取相关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二关于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洋务运动中晚期,即19世纪70年代以后,时人对科举制度的各种批判言论及变通建议中,增加了新学内容。这最可能反映的是(     
A.文官制对官员结构并未改善B.废除科举制才能实行文官制
C.西方文官制度已经融入中国D.文官制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4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4次组卷 | 114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段祺瑞自己以“三造共和”自诩。1911年,段祺瑞率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吁请清帝退位。袁世凯蓄意称帝时,段祺瑞反对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段祺瑞“三造共和”的目的是
A.争权夺利B.维护民主C.复辟帝制D.实业救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地位高,权力大。汉武帝时,鉴于宰相职权过重,就开始重用内朝近臣,到东汉时,在宫中主管收发文书的尚书,开始掌管机要,侵夺外朝相权。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成为独立的中央政务机构。唐高祖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且三省分工明确。宋朝前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均直接对皇帝负责。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置4个宰相官职:中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明朝罢中书省,废宰相,设内阁,因明朝宦官专权,内阁权力受到牵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多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四品以上的官员担任,成为辅助皇帝的主要机构。

——摘编自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政党政治蓬勃兴起的景象。但民初的政党,不仅不能改变革命后混乱的社会状况,反而使政局变得更加纷乱。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当时的中国仍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清末民初的政党也不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产物。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且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政党之间,党争多于联合,个人恩怨超越党见,党派倾轧,内阁的频繁更迭,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绝大部分党员对于政党政治的知识性认识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只知一些名词而不明其真正含义。

——摘编自李爱峰苏全有《发轫、争斗与失败:中国近代政党历程的反思》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划清党组织与政府的职权范围,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伴随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央逐步向地方下放了一系列权力;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

——摘编自何苑《试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历史经验。
7 . 1276年,元朝开始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为远道而来朝见皇帝的四夷宾客、外国使臣、归附人、诸王、驸马提供便利条件。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海内外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说明元朝
A.对外交往体系完善B.对地方控制得到加强
C.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重视提升自身影响力
2021-08-27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北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男子、妇女、奴婢,耕牛,甚至一些特殊群体(孤寡老人等)都能授田。其主要目的是
A.发挥耕牛在农业中的作用B.获得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
C.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D.平均分配土地和赋税负担
9 .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君主专制政治D.平民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美国的总统选举,绝大多数州实行“赢家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即各州选民在总统候选人之间选择投票,在一州中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获得本州全部选举人票。总统候选人在各州所获选举人票数相加得出最终选举人票数,首先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者将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
A.巩固了联邦政治B.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
C.违背了民主原则D.反映了两党政治的本质
2021-04-08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