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前后,墨学研究一时称盛,陈独秀将墨学奉为国粹,称赞“墨氏兼爱……诚人类最高之理想”,鲁迅在《非攻》《铸剑》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墨家英雄人物;共产主义者蔡和森试图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西学中的平等思想融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墨学复兴思潮
A.根源于科学精神的觉醒B.迎合了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C.冲击了儒家传统义利观D.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早期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这一作品
A.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B.体现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
C.反映了儒家学说根植于道家D.具有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顾炎武不仅为徽商歌功颂德,将“商贾”跟“豪杰之士”和“古之君子”相提并论,他还曾亲自“下海”经商。他批判“有公而无私”之论,认为对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先王弗为之禁,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这反映出他
A.有浓厚的重商意识B.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C.反对封建等级观念D.支持百姓利己的行为
4 . 在解放东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步骥地领导和创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1947年7月开始,通过村选、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和城市人民代表会议等方式,“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些举措
A.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B.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经验
C.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D.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源泉
5 . 从1927年秋冬到1928年,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的武装起义总计达100余次,其中大多数是农民秋收起义和年关暴动,也有工人和士兵暴动。这些起义
A.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序幕
B.加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组织建设
C.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D.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上海的外国租界形如孤岛。一批身处“孤岛”的电影工作者排除困难,拍摄了《木兰从军》《梁红玉》《苏武牧羊》等一批广受观众欢迎的影片。这些影片意在
A.丰富电影艺术内容B.激发民众爱国救亡
C.满足社会文化需求D.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学者杨天石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短”和“快”侧面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根本胜利B.民族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群众
C.民主共和观念已成普遍共识D.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8 . 1952年,中国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与西方民间企业签订了大批贸易合同。其中,与联邦德国企业签订了1.5亿卢布的贸易协议,用中国的农产品交换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品。这表明当时我国
A.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B.采取了务实的外贸政策
C.与美国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D.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9 . 关于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党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下表所示为中国近现代阐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一系列重要表述摘编。这些表述体现了
时间重要表述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谦虚礼让的传统B.消除民族差别的理想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各省光复后任职都督的27人中,有14人来自新军官员,包括新军统制、协统、标统、管带及教官等,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另有革命党人即职业革命者5人;旧官僚包括巡抚、布政使、提督5人;立宪派包括3位议局议长,均占少数。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得到地方督抚的支持
C.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D.受到军阀势力的干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