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为了纪念抗战胜利10周年、20周年,先后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二十周年》。这反映了中国当时
A.外交政策的转变B.计划体制的确立
C.文化方针的变化D.工作重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2年,恰逢美国国父华盛顿诞生两百周年,美国举行了长达9个月的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后还出版了5大卷纪念专集。这一纪念活动旨在
A.帮助人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B.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观
C.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D.强化美利坚民族的认同
3 . 民族的团结、祖国完全统一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身着中山装参加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庆谈判。当《中央日报》记者提问其特殊含义时,蒋介石表示:“中山装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正式着装,中正(注:蒋介石)身国国府(国民政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毛先生莅临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装以显庄重;”毛泽东则大气地说:“原因很简单,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都是中山先生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都穿中山装,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电影巨制《建国大业》

材料三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上海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像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的改善。而且我非常希望我们继续看到两岸不断地改善关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一新型民族关系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蒋介石分别赋予中山装什么特殊的含义?并分析毛泽东说“同宗同源,存续相依”在抗日战争时期和今天具有的重大价值。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所指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并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次对话对台湾问题产生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未在国内公布,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其更缺乏了解。关于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的态度是“弹之丸地、暂行赏借”;英国认为“被焚鸦片赔偿费”等赔款是恢复和平状态必不可少的赔偿;关于协议关税,清政府认为“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洋洋自得外交成功”;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权宜的想法,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签订《南京条约》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40—1900年间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抗争求索的重大史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相传,诸葛亮曾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如今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了纪念诸葛亮,当地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类似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还有很多。上述传说可用于印证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西南地区农业耕作技术改进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茶税成为蜀国主要收入来源
7 . 从迄今为止的发掘来看,阿兹特克雕刻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帝国用于祭祀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雕刻,它们借助巨大的规模、繁缛的象征图案、骚动的生命力和狂热的宗教感情产生一种深沉的、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缘于(     
A.政教合一的体制环境B.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C.对外扩张的好战心理D.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 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 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 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 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 好现实。

——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 要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9 . 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就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C.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路德适应时代的需要,系统地提出了以“唯信得救”为基础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人人均可阅读、思考、理解与解释《圣经》。路德还主张依靠德国的皇帝、诸侯贵族,使用暴力将罗马教廷的政治、经济势力拒于国土之外,以实现君权独立、司法独立、教会独立,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各爱国阶级与阶层,把独立运动大步向前推进。由于对诸侯的依赖,他在国内问题上有所让步和妥协,但在反对罗马教廷,争取民族完全独立方面,他强硬声明说:“我坚持这一学说,绝无改变!”在农民战争失败后,路德全力投入《圣经>的译注工作,以及制定路德宗的教规与信条,使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摆脱了教皇的控制,确立了新教信仰,第一个成功地建立了改革派教会。路德教也传播到广大的西欧地区,对法国、尼德兰、瑞士、英国等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于可《关于马丁·路德评价的几个问题——纪念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思想。
2021-04-16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