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北魏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与布两种形式;而同一时期的南朝,政府已转向以铜钱为主要的征税形式。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C.北方社会分裂局势动荡D.南北方商品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学术界常常把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古老文明开始交流融合的时代。对这一时代的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
B.波斯人的扩张引发东西文明碰撞
C.古希腊人以移民的方式在中东建立众多城邦
D.开启这个时代的主角是马其顿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国丞相家族墓地)出土的菱纹琦裞衣(赠送给死者的衣服)里有织入呈竖排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字体多为篆、隶,是目前已知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时期(     
A.尚未实现文字的统一B.官营纺织业技艺高超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诸侯王僭越朝廷礼制
4 . 古罗马著名学者普林尼在他的名著《博物志》中记载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的情形时写道:“(赛里斯)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古代东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B.罗马人重视学习中国纺织技术
C.时代限制了罗马学者的认识D.丝绸成为罗马民众的主要衣料
2023-07-11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谣谚,即歌谣和谚语的合称,短小精炼,便于流传,其中颇多直接反映人民思想感情之作。在宋代,谣谚流传广泛,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表是节选的部分宋代谣谚。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苏湖熟,天下足。春不耕,秋不获。军不如县,县不如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洲。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炮石,却管安石。

——据赵瑶丹《论宋代谣谚》


选择材料中三个谣谚并分别加以解读,得出一个关于宋代历史的结论。(要求:解读深刻、准确,结论与解读要有内在联系,史论结合)
2022-05-18更新 | 577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