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实际上是分成两个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也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37年5月,纪念“五四”运动十八周年前后,新启蒙运动进入高潮。许多知识分子著文强调此次运动是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当时张申府在《什么是新启蒙运动》一文中强调: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建。……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德赛二先生”。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就今日而言,我认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就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新启蒙运动中张申府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这一口号的原因。

(3)与五四前期相比,材料二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启蒙运动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修号”复原船于1997年6月24日驶入纽芬兰的博纳维斯塔港。是为了纪念下面哪一位航海家到达北美500周年(     
A.塔斯曼B.卡伯特C.麦哲伦D.巴伦支
2024-04-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安顺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班级开展主题活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其中一位同学的分享内容如下:这说明(     
最早号召和建立抗日武装
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略
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
领导人民问仇敌忾,铸就抗战精神
A.中共的敌后战场始终作为抗日主战场B.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共认为只要有强大的军队必然胜利D.中共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
2023-10-2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吕振羽,在李迭同志影响下,于30年代初,投身历史研究,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学尚未建立。陶希圣等人断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共同规律可言,鼓吹中国历史特殊论,以反对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吕振羽则先后出版两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史和奴隶社会史、封建社会史的著作。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学者宣扬中国社会历史是“静止”“循环”和“退化”的,只有靠日本的武力征服才能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吕振羽发文回击,指出封建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缓慢,是由国家政权、地理环境和人口增长以厦战乱、民族迁徙等特殊条件所造成的,中国封建社会是螺旋式的前进。抗战胜利以后,为了回击蒋介石的“大汉族主义”反动宣传,还中国境内各民族历史的本来面貌,合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团结,在付出大量精力进行民族问题调查和研究后,他出版了《中国民族简史》。

——摘编自卢钟锋《战士兼学者的光辉一生——纪念吕振羽同志百年诞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振羽历史研究的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在吕振羽的历史研究上获得什么启示。
2023-11-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克斯韦,1831年出生于英国。1852年法拉第发表关于磁场中产生力的论文,引起麦克斯韦的关注,他把这种磁场中力的概念用定量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根据理论推导和分析展开深入研究。1864年麦克斯韦向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他的论文《电磁场动力论》,第一次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71年,麦克斯韦受命负责建设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就职演讲中,他对物理学中的深刻问题“物质是否连续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以富于灵感的创造能力,预示了誉朗克、玻尔和海森堡等人的发现。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试验研究中演示了电磁波的直接发生。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说"特殊的相对论起源于麦克斯书的电磁场方程",在纪念麦克斯韦诞生100周年时,他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贡献评价为“自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节编自《麦克斯韦和物理学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克斯韦取得物理学成就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斯韦物理学成就的积极影响。
2023-0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2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六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2023-02-16更新 | 243次组卷 | 5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10 . 1923年,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友俄”与赞成“友美"的比例为5:1;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7%,居第一位。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在中国开始普遍宣传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C.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被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受
2022-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