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淞沪硝烟蔽晓天,全民抗日始开篇;将军奋死屠倭寇,战士捐躯俦铁拳;血染英名青史艳,兵枭贼首国门悬;尔来八十有余岁,难忘泪飞迎凯旋。”孙庆在纪念某次会战80周年写的这首诗中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计划D.使日本的侵华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2 .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上说:“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其中14年抗战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3 .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在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A.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B.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D.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2021-03-02更新 | 1049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6年7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登上“阿芙尔号”巡洋舰视察,并颁布纪念俄国革命100周年筹建措施命令。他还说:“在我国历史上既有光辉的一页,也有悲剧性一面。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 年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教训就是防止社会的分裂,达成社会的和谐。”下列关于俄国革命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
B.《四月提纲》中,列宁主张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C.七月事件后决定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
D.为巩固政权俄国继续参加一战
2020-05-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见下表抗日战争前夕《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目国力军力
工业总产值(亿美元)生铁产量(万吨)钢产量(万吨)石油产量(万吨)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总兵力
(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源(万人)军舰(艘)军舰总位(万吨)飞机
(架)
中国13.695.955.60.0210%202.950665.9600(作战305)
日本60239.763539.380%60余409.720077.12625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教参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劣势。在此等劣势下,中国为什么仍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8-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 . 节庆活动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以农立国,对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非常关注。为了适应农事和生活,人们就定出一些节日,以调剂生活.增进群体活动的乐趣。民间的宗教意识和祈福于神的心理,以及躲避灾害的要求,促成了拜天敬神的仪式和咒术、禁忌等,并确定于特定的时间。中国人的伦理思想是返始报本、慎终追远的,于是以祖配天、敬天法祖的思想和仪节,就牢牢地凝结在中华民族的群体中。我国古来以孝治天下,所谓凡能孝于亲者,必能忠于国。故“忠孝节义”四大德目,自古影响个人性格与立国精神,如清明祭祀扫,以示不忘先人;中秋团圆,以叙天伦之乐;重阳登高,以崇敬老之礼。

——摘编自蓝吉富、刘增贵主编《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节日表现出日益强烈的世俗化或非基督教化倾向,理性神崇拜、反宗教化妆舞会等节日的出现,显然也直接体现着人民大众狂欢文化的这种反基督教传统。1790年7月14日的联盟节庆典,也已出现了数千人共同宣誓效忠祖国之类世俗的新因素,这是一个反映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节日。革命节日的人民大众文化特质还表现为人民大众对节日的广泛参与,卢梭认为剧院里的演出决不是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节日应当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让群众自己变成演员,“让每个人都走到别人当中并使自己得到愉悦,以便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材料三   他(梁启超)认为“东西各国,每年必有一二日之大祝典,为国民荣誉之纪念”,如美国的7月4日、法国的7月14日等开国成功纪念日。这种庆祝活动,可以使人记已往,振现在,励将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强国、勇猛、进步、自立的气氛。而我国向来无此风气,号称一年中普天同庆的节日,也不过是元旦这一天。而元旦不过地球绕日一周而复、毫无意识之天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或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意义。


(1)阅读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传统节庆产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法国节庆文化的新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关于中国节庆制度的观点。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看法。
2019-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两则原文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2018-1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5491次组卷 | 1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