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1 道试题
1 . 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马铃薯很适合做动物的饲料,但对人类来说,只有当其他食物都无法取得时,才会以马铃薯为最后依靠。发生于18世纪的一连串饥荒,为马铃薯赢来地位显赫的机会。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茎。……法国科学家帕门提尔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亲身体验到马铃薯的好处,认为它为士兵提供了丰足的食物,美味又健康。1795年,伦敦的《泰晤士报》甚至刊出食谱,教人烹饪马铃薯汤,并用玉米和马铃薯做面包。…… “除了早餐之外,它使餐餐必备的菜肴,不仅出现在富人的餐桌上,也出现在穷人的餐桌上”。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商人机构到政治权力机构的转变。……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标志着英国的海外贸易突破了 16 世纪的模式,即不仅仅局限于在欧洲和地中海区发展呢绒贸易。16-18世纪,依托发达的商业网络,特许公司的商业活动使英国获得了巨大财富,推动了英国商业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特许公司的活动促进了英国原有工业部门,又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如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皂等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资金转化而来。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人们接受马铃薯成为主要食物的社会因素。结合所学,分析新物种的传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启蒙思想家们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为此,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的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进行权力制约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2024-04-27更新 | 118次组卷 | 6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97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商贸机构(部分)

时间国家机构名称
1531荷兰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意大利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英国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德意志纽伦堡银行

材料二   早在1680年,英国议会中就有人提出反对印度棉织物输入的议案,1700年、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资本提出自由贸易的要求,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变,1813年后、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1814-183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品,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

——摘编自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中国驿道网络构建源于先秦时的信息传递,商代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称“驲传”,周代始筑“大道”用于王室同诸侯的联系。至周代驿道网络已见雏形。秦并六国后大修驰道,推行“车同轨”等政策,极大促进了国家驿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汉唐时期,驿道交通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网络也更趋完善。唐代以京城长安为中心修筑的驿道交通线覆盖全国。元朝疆域辽阔,各种军事行动频繁,因之所构建的驿道交通网络比前代规模更大,组织也更加严密。为加强对辽阔疆域和繁多政区的有效控制,清康、雍、乾三朝苦心经营,集历代驿道交通建设之大成,又据本朝特点加以“损益”,最终构建出中国历史上效率最高、驿路分布最广、组织也最为复杂的驿道交通体系,使中国古代交通达到了鼎盛时期。作为古代中国城市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众多行政中心城市的有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与驿道交通建设一样,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来自于封建专制王朝的政治需要。为实现对各地城市的控制与管理,历朝统治者除了推行文官制度派出各级官员到各城市实现统治外,加强朝廷与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也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中国驿道交通格外发达的原因之所在。通过驿道网络,朝廷便可以便捷地与各级城市进行信息、物资和人员的交流,从而实现王权对于辽阔疆域的控制与管理。这样也就形成了古代中国驿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关联,驿道交通网络遂成为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性保障。

——摘自鲍成志《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变迁对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变迁对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6 . 如图注释:希特勒对满身是刺的“斯大林格勒”无可奈何,被扎的鼻青脸肿,只能自我安慰道:“当然,我从没想过要杀了它。”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警示时人欧洲爆发战争的可能B.表明德军在苏德战场中遭遇惨败
C.批判苏联在二战中的自保行为D.呼吁世界各国建立集体安全机制
2024-03-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2世纪以后,西欧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这一趋势(     
A.导致了商业中心的转移B.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强化
C.巩固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阻碍了中世纪城市发展
2024-03-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古罗马城中公共建筑的比例十分惊人,大量斗兽场、浴场、剧场、图书馆和广场、市场等公共设施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市民免费使用,城市里的各种享乐都是由“国家”供给的。这主要反映出古罗马(     
A.民主政治相当发达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奴隶制度达到顶峰
2024-03-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指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机赁、承包经营。这得益于(     
A.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4-03-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这一论断旨在(     
A.开展“三线建设”B.平衡工业布局C.优先发展工业D.实行一五计划
2024-03-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