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经济发展模式调整】   
二战后,质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都在不断调整发展模式以适应经济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专列:深大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

时期
项目
1961-19661966-19701971-19751976-1980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工业总产值8.68.57.44.4
农业总产值2.23.92.51.7

材料二 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部分经济部门国有成分的比重

石油
开采
煤炭
工业
铁路
运输
献堂
运输
汽车
工业
钢铁
工业
逢看
工业
电站
英雄20100100755075100100
证篇100100755075本有100
日本——私有7525私有私有私有私有
美国私有私有25私有私有率有私有25

——拓【英】《经济学家》杂志1978年12月,1979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物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原因。
2 . 【中共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一   中共中央对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党团关系、党政军关系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苏维埃区域中应当建设真正的苏维埃政权。以农民代表会议为最高的政权机关,党不能命令苏维埃。不能包办苏维埃,只能在苏维埃中起党团作用。”“决不能有军权超过政权的现象,红军的最高总指挥应当无条件服从苏维埃政府而不能支配苏维埃政府。”中央对鄂西党的指示中要求在乡、区、县都要成立有群众代表会议的组织。政府委员必须经代表会议产生,政权建立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颁布各种法令,实行土地政策以及减轻农民负担,改变民主等等。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在整体模式建构上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质。在政权模式建构上,创建了融合参议会、政府、法院为一体的政权形态,为确保边区人民各项政治权益奠定了重要根基。在政权体制模式建构上,采取了“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派政治力量共同抗日的积极性。在政权体制进行模式上,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为一体的民主方式,集中展现了边区政社的人民民主属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指出中共中央对乡村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基本要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流社会的女性走出隐秘的家庭小空间,进入公共领域,以沙龙为平台塑造着法国社会和精神的面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路易十五继位时,路易十四(16381715)留下30亿锂国债,其中1/3已经到期。图卢兹的大主教布里埃纳,面对严峻的财政局势,执意增加新税,并要求显贵会议同意特权等级也进行纳税。1720年至1789年,出口商品总额从1.7亿锂增长到4.6亿锂,仅在欧洲,1775年时,法国就同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达到389亿锂。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受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一是比较狭义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修道院学校,包括附属于圣母唱诗班或大教堂的付费小学校、寄宿学校、慈善性质的堂区学校,以及没那么系统的、比较广义的教育,比如参加沙龙和演讲讨论会。从1820年到1830年,女性读物的数量与1750年到1760年对比增加了10倍,占所有青年文学读物的近六分之一。下表是加莱大区女性识字率。


农村识字率

城市识字率

总览

18世纪中

39.3

51.3

45.3

18世纪末

34.8

55.4

45.1

18061815

34.7

59.4

47.04

——以上均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女子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
2024-04-22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都长安——中国古代京城建筑的典范,被认为位于天下的中心。高大的京城城墙内设置了四个部分:皇帝及其家族居住的宫城、政府办公场所和军事指挥场所及社稷坛所在的皇城、两个市场和按网格状排列的作坊及居民区。宫城和皇城与居民区被超过10米高的城墙和更高的城门分开,未经许可没有人可进入皇城和宫城。紧靠皇帝住处而居的是贵族,他们居住在靠近皇城附近有两层或三层的宫殿中,紧邻他们的是拥有受人尊敬的家族谱系的家族。相邻而居的是社会等级的第二级——富裕的商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包括佛教寺庙和其他宗教机构的重要成员。平民的房屋数以万计,但他们都不被看作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严格的阶级界限——贵族不与官员比邻而居,官员也不与平民一起生活——从城内各管辖区(城坊)的方位和大小中可以看得出来。

——从城内各管辖区(城坊)的方位和大小中可以看得出来。

材料二:与早期的王朝不太一样,北宋的东京不仅是一个都市型防卫城堡,而且把原先生活在郊区、老城的人口纳入城市进行管理。这些官员、商人、工匠等都能在城市自由定居,在他们买得起的地方建造房屋。城市没有南北向的轴线,也没有由城墙确定边界,街道布局也不规则,门朝大街而开、各种形状的房屋被街巷连接起来,坊市不分,宵禁时间不断被延迟,城市人口在1103年达到130万——直到19世纪为止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哈佛中国史4·儒家统治时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唐都长安城市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宋时期都城职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都城发展的共同影响。
2024-01-1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亨利·基辛格(1923年—2023年),犹太人,美国前国务卿。为躲避纳粹迫害,基辛格一家移民美国。1944年,他随美军赴欧洲战场,后来作为美军代表管理德国城市。1947年,出于赏识基辛格的理论功底和世界视野,哈佛大学教授艾略特推荐他就读哈佛大学,基辛格先后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直至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的高光时刻是1971年秘密访华,促成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卸任国务卿后,他仍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九十高龄,他每天仍工作15小时左右。去世前,他还出版专著,关注人工智能。他的百岁人生,经历了纳粹、大萧条、二战、冷战、越战、苏联解体等世界格局的激烈震荡。基辛格在国际关系中注重追求大国平衡,他的外交侧重国家利益而非道德情感,不囿于意识形态。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基辛格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成为著名外交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影响。
2024-01-12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6月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