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西汉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交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政府得不偿失。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上述改革(     
A.增加了百姓负担B.削弱了诸侯国实力
C.保障了商人的利益D.活跃了商品流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共同点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2022-04-01更新 | 942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倡民生主义的原因,并分析其实现民生主义的理想途径是否能达到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辞职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伟大品质。
2022-03-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

——(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根据材料,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图一、图二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2022-03-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马丁·路德)是上帝的历史工具。这一上帝创造历史的典秘,路德自己曾以鲜明形象的比喻做过绝妙的解释,他说,上帝就像牵着一头瞎马似地将他带进了历史的事变之中。

材料二 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他只是他自己。他走他自己的路,信仰的抉择不可回避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他只是为实现它而坚持斗争。正因为这样,他才如此独具一格;正因为如此,他比那些系统的理论家和历史运动的组织者更使人感到亲近;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决不能脱离他个人的道路来评判他的功过。

——(联邦德国)汉斯·李叶《路德传》


(1)材料一认为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2)根据所学的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二所说的“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为什么?材料二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022-03-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起用了提倡新儒学的董仲舒、打败匈奴的卫青、主张专卖的桑弘羊、汉赋大师司马相如、太史令司马迁等人才为官。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察举制度的推行B.国家战略的需要
C.大兴文治的结果D.血缘政治的终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夙愿。20世纪80年代,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是
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C.“九二共识”D.“政治对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87年制宪会议按照“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每州2名,任期6年;众议院由选民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普选产生,任期2年”的方式建设国会,这一做法(     
A.维护了新生的联邦制度B.为日后埋下了战争隐患
C.保证了美国独立与繁荣D.表明不妥协的伟大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