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B.1939年9月,德国“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1945年9月2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围绕对战败国的处置、领土划分、赔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试图通过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建立国际联盟。据此可知(     
A.纷争使得会议进展缓慢B.各方利益没有得到协调
C.美国成为巴黎和会主宰D.大国诉求基于本国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入侵非洲。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侵略扩张的方式改变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的持续深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在工业革命前夕,到赛马场观赛的群体主要是绅士和贵族,而工业革命期间则有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前来消费。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一些民俗运动如足球等,也渗透到上流社会并逐渐成为全民共同的体育休闲方式。由此可见,工业革命(     
A.扩大了体育休闲的主体B.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
C.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革新D.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初,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可以用于说明德国(     
A.工业革命成效显著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实现统一的必要性D.联邦制阻碍市场发展
7 . 有文献显示,在1558年至17世纪末,有8000多本图书从西班牙运往西印度群岛,考虑到走私因素,这一数字大概要增加10倍。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基督教文本被逐渐翻译成印第安语言,进入到当地社会。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模式转变B.拉美多元文化并存
C.殖民者的文化入侵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中叶前,欧洲人不断美化中国,称中国是“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和“孔夫子的中国”。18世纪末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欧洲思想家们认为,中国是“停滞衰败”、“东方专制”、“野蛮”的帝国,这种转变(     
A.是民族觉醒的重要体现B.根植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变动
C.是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D.源于欧洲对中国变革的认知
9 .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英国贫困家庭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茶叶逐渐被英国人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政府推行茶文化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D.工人生活的迅速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欧某一画家提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大自然的合法女儿”。这一言论凸显了(     
A.人性的解放B.科学的运用C.信仰的自由D.理性的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