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对以下文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年)1571—15751576—15801581—15851586—1590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白银(单位千克)41048124050187591202453218506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科书中的文明史

目录(节选)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从材料中提炼一条贯穿古今的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5-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向“距离”挑战,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
(2)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
(3)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024-05-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峡谷和盆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它们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     
A.相互传承B.基本独立C.融合共生D.高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16世纪初期德国版画家汉斯·塞巴德·贝哈姆创作的作品,画中右侧的路德正带领一群工匠和农民与左侧的神学家争辩。该作品(     

A.还原了宗教改革的历史全貌B.表明了当时宗教信仰发生动摇
C.展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D.反映出宗教改革社会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由此可见封君封臣制度(     
A.具有血缘关系B.凸显平等地位C.存在契约关系D.奉行自由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隋朝时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大运河(     
A.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B.加快了中外经贸往来
C.扭转了南北经济格局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2024-03-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一五计划”期间,广西某市实际完成项目投资829.85万元,涉及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粮油加工、日用化工等十余个行业,全市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34家发展到1957年的161家,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24.1%,达到7738万元,工业发展居广西各城市之首。这些成就(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体现大跃进运动造成的浮夸风
2024-03-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斗争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材料三   ……这些国耻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

——摘自于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给中国政治上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4-03-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商朝的内外服制: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周灭商之后,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中央集权新体制的建立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4-03-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