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3-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0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17次组卷 | 297卷引用:2016届西藏区日喀则地区一中高三10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战场日本兵力投入变化表。据此可知(     

时间

日本在中国战场的兵力投入(万)

1937年冬

约73.5

1938年冬

约112

1939年冬

约119

1940年冬

约133

1941年12月7日

约135

1945年8月15日

约173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B.中国人民持久抗战为亚太地区盟军提供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C.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D.日本加速推进灭亡中国计划
4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证明该结论的一项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昭君出塞               ④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④
2023-07-2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先秦文化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释、道观念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根植于古希腊世俗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的土壤中,历经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套世俗文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多元和谐与有限对立中,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契约意识则构成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表达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的气魄,在契约、律法的前提下,求得人与人的平等与尊重,呈现出特定的宗教意识和科学精神。

——摘编自黄政昌《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我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刘家义《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性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当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2023-07-19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总报名人数已突破202万,通过资格审查1183万余人,平均竞争比超过60:1,最热职位竞争比超20000:1。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后继乏力B.价值取向因势而动
C.追求稳定幸福生活成为共识D.经济体制已出现根本性变革
2023-07-19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销行无多。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也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D.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2023-07-1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约在1600年,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200万磅,丁香、蓝靛、药品、肉豆蔻等区约35万至65万镑,而经过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万-400万磅,丁香等共有70万-100万镑,另外还有生丝50万磅。这些数学说明(     
A.新航路开辟作用有限B.地中海航线依然十分重要
C.航路中心转移不明显D.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帷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遥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并概述其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唐朝中央官制运行方式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
2022-11-26更新 | 40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亚东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2022-10-18更新 | 587次组卷 | 70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