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932~1936年华商、日商、英商纱厂棉纱棉布销售量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单位:%)。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年份棉纱(以各商总计为100%)棉布(以各商总计为100%)
华商日商英商华商日商英商
1932—193369.128.52.435.655.39.1
1933~193468.130.61.336.157.36.6
1934~193569.429.31.335.059.25.8
1935~193666.132.61.330.263.76.1
A.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B.列强资本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C.日资企业加紧在华进行扩张D.英国丧失工业经济大国地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大量文书直接送达给皇帝处理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明成祖是如何解决皇帝政务繁忙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中枢秘书机构是由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指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个发展趋势?如何评价这一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1784~1836年英国进出口相关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英国
年份原料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制造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1784~1786年43.682.2
1814~1816年51.683.6
1834~1836年67.891.1

A.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
B.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C.重商主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D.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2019-03-24更新 | 491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9~2018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调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规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二   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指出材料一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谈谈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在边疆研究方面关注最多的朝代,说明其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3)中国边疆研究还应关注什么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2022-05-14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顺治年间,中央的财政收入约为2700万白银。在此前后,清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解款协拨和奏销制度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全国财政的控制。雍正年间,朝廷严惩贪腐,大力清理各地的田赋积欠和国库亏空问题;同时推行摊丁入亩,并将地方政府加征的火耗并入正税,由中央征收。此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至乾隆中期达到了7100万两白银的高峰。

——摘编自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比较(单位:万两)。

时间(年)田赋盐税关税厘金杂税项收入总计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766398671.8357410.355409.37004498.095549100
1903354633.80125011.91304228.99229821.903563.4010492100

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

——摘编自《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前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财政收入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财政收入变化的历史启示。
6 .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2016-11-27更新 | 171次组卷 | 27卷引用:西藏波密县扎木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统计了启蒙运动中普鲁士最重要的杂志《柏林月刊》300名撰稿人的社会身份。由此推断普鲁士
类别人类/比例组成
第一集团80人/27%学者集团,由大学与人文中学的教授及各级教师组成。
第二集团60人/20%官员集团,由政府部分各级官吏组成。
第三集团50人/17%神职人员,由神学家、教士、牧师等组成。
第四集团45人/15%贵族集团,由有爵位的贵族组成。
第五集团60人/20%由来自其他社会职业阶层的人组成,其中包括15名“自由职业作家”,10名军官,7名书商和银行家。

A.国内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B.社会上层是启蒙运动的主体
C.民众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专制主义已经呈现衰落趋势
8 . 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2019-05-10更新 | 230次组卷 | 14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建国初粮食增长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1949年1951年1952年
100(基数)100(1+28%)100(1+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9%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