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54-前2279年)在征服苏美尔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宣称他受到苏美尔女神的眷顾得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得到苏美尔城邦保护神的认可,获得王位。萨尔贡一世的这些做法意在(       
A.强调其统治合法性B.打击两河流域的神权势力
C.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抵制汉谟拉比的对外扩张
2 . 如图为1926年农民出租土地的原因调查结构图。由此可知,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的水平较高B.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经济主体
C.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权D.农村阶级分化呈现缩小趋势
2024-01-31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战国晚期,楚国贵族集团中,原处于“士”之上层者(上士),因军功而获得了大量土地;处于“士”之下层者(下士),如皂人、舆人,也不乏因军功而变为土地的持有者。这反映出当时楚国(     
A.贵族集团权势增强B.社会秩序有所变动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贵族政治趋于瓦解
4 . 17—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  )
A.西学东渐的趋势B.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的文化价值D.殖民扩张的影响
2023-09-19更新 | 556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692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     
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
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023-05-08更新 | 1156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种人,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这一现象的出现(     
A.削弱了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力B.改变了南美洲社会的族群结构
C.反映了白人文化侵略大大加深D.导致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农业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B.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作物
C.人类在文明之初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D.能够生产食物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9 . 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这反映出(     
①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②采集和渔猎促进社会分工
③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④阶级和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26更新 | 905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延考)历史试题
10 .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2022-06-16更新 | 15089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