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     
A.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B.君主立宪制构建进程
C.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D.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期末模拟试卷
2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波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逐年增长,外贸总额占比从1970年的25.8%上升到1975年的49.3%。1979年,匈牙利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量有一半运往西方发达国家。这一动向(     
A.使东欧国家融入了市场经济B.缓解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形势
C.促进东欧国家经济高速增长D.加深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矛盾
7日内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4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8次组卷 | 126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代,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作坊,有的称为“铺”“作铺”,有的称为“行”,作坊主是所谓的“长老”或“师”,他们同眷属、徒弟在铺的后面制造,在铺的前面销售。相同行业的手工业者还组织了各种行会。这反映出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手工业者的地位较高
C.坊市制度趋于崩溃D.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不许商人穿丝制品、操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加倍征收他们的算赋。但是商人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用高利贷盘剥农民,成了富人,他们用钱财结交王侯,抬高了社会地位,以至文帝时出现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严重形势。针对这种情况,文帝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和“约法省禁”的政策,给农民一些经济的实惠,减轻政治的压迫,增强农民阶级对抗土地兼并的能力,以保护封建的农业经济。

——摘编自张大可《论文景之治》

材料二   汉文帝稳定政局、约法省禁,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他避免战争,节制兴建,节约了国家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从而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此外,他实行“入粟拜爵”另开财源,以减少算赋,免收田租,让农民休养生息。在工商业发展上,汉文帝时政府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这样,最终财源得到扩大,富国富民的目标得以实现,文景盛世得以出现。

——摘编自艾声《汉文帝与“文景之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文帝倡导以农为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文帝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试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引入大量文人参与国家军事管理,军队内升迁“必出人主亲擢”,宋孝宗甚至对于“三衙”以下诸军统制官的选拔都“锱铢必较”。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管理效率B.分散中央机构权力
C.抑制武将势力膨胀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图1、图2所示是秦朝和波斯帝国的主要道路示意图。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图1   秦驰道示意图

图2   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

A.有效维持了社会稳定B.促进了两者的经济文化交流
C.都以巩固统治为目的D.都引发了国内严重政治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