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其经验教训,写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一系列光辉著作。同时,他们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并以巨大的热情教育工人运动的领袖。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和北美的资本主义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电话、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大大缩短了各国的距离,为国际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1857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采取种种措施,把危机的重担转嫁到工人身上.这引起了工人阶级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年代,资产阶级一方面从国外运进廉价劳动力以破坏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联合一切反动势力镇压国内外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这进一步增强了各国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共同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在世界上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教育大门向全民敞开,“所有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学问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满载而归,把他们所储藏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浩繁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百科全书”。公元9世纪时,帝国首都巴格达以拥有百余家书商而自豪,私人藏书也成为时尚。被译成阿拉伯语的著作中·希腊语著作占据首位。数百部古叙利亚语、波斯语、梵语和希伯来语经典著作,也在百年翻译运动中得以保留和传承。

伴随着阿拉伯对欧洲地区(今西班牙、葡萄牙一带)的征服,以及大规模的商业渗透,在11世纪时,译自阿拉伯的医学典籍和按照阿拉伯模式建立的医院已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出现;12世纪上半叶,西欧内陆开始引入以《古兰经》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比利牛斯山以北的学者们争相从西班牙获取古希腊和古罗马典籍的阿拉伯文译本,并和原著一样视如珍宝。许多在西方已经散侠和被忽略的文化经典因此重返西方,包括阿拉伯人撰写的希腊典籍注释本。12世纪时,西西里的科学术语转而采用阿拉伯语。

——摘编自陈宇《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文化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文化对西欧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西晋末年战争、瘟疫、蝗灾、饥馐接踵而至,西晋王朝疲于奔命。及惠帝之后,政权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渡江之后,东晋王朝喘息渐定,尤其是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隔江对峙的格局。这些移民的到来为荆州成为上流雄镇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荆州“据上流,握强兵”的重要性。同时,荆州北方有山水纵横的汉水流域作为与进据中原之异族分庭抗礼的缓冲地带,远离战争表扰,移民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江南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瘴疠之地,实已发展为瓜果飘香,良田美池的富有之地,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大批移民流落江南,发展农业,提高江南经济文化水平,为以后“中国的政治权力常在北方,而文化与经济的‘中原’则俨然以南方为重心”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永嘉南渡”的历史背景。指出南渡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永嘉南渡”对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影响。
2020-08-0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019-06-13更新 | 1166次组卷 | 4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上的否定
8 . 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国共重庆会谈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玛雅人居住在尤卡坦半岛。从考古中我们得知:在整个古典文明时期,50余处相当重要的玛雅中心都有人居住,而这些中心都是以早期城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从政治角度来看,有些城市中心似乎结成了各种“联盟”或“王国”。在古典时期的玛雅社会同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普通百姓或平民(大都专门务农和从事种种个人劳务);统治集团由统治者、僧侣和高级武士组成。非凡的艺术品应归功于僧侣和圣人,如梁托拱顶、雕像,特别是以浮雕与壁画为特色的建筑,以及写在石碑、楼梯、横梁、绘画、陶器和书籍上的象形经文,或古抄本等,这些都证实玛雅僧侣和圣贤具有极其深奥莫测的高度文化。我们也知道古典时期的玛雅人能使用各种极为精确的历法,他们还有“0”的概念和符号,比印度人早了数百年。

——摘编自[英]莱斯利·贝瑟尔《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一卷

材料二   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等在美洲的传播使美洲的土著人口锐减,而16世纪以前这些疾病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人口就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不到130万。当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确立统治时,土著民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或是消失殆尽,或是为西班牙所同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典时期玛雅文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阿兹特克帝国为代表的美洲文明消失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沿京杭运河进行的漕粮北运,一直被清政府视为国之大计。乾隆中期以后,漕运官员贪腐严重,陋规帮费不断增加。再加上黄河决口,运河河床淤积,漕运受到很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南京等地被太平军攻占,漕运断绝。清政府不得不全面依赖海运。海运初期主要雇佣民间的沙船和卫船,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又以轮船承运漕粮。原来的漕运一次需要十个月时间,而海运只需几天至十几天,所需费用只有漕运的几分之一。为鼓励船只承运漕粮,政府除付给运费之外,还允许捎带私货贩卖,并给予免税。粮船北上时,往往捎带丝绸、棉布贩运至北方,空船南归时又会运载北方的麦豆、杂粮。沿途港口如上海、登州、天津逐渐兴盛,而运河沿岸城市则急剧衰落。凭借承运漕粮的业务,招商局在与外国航运公司的竞争中一度占据优势。

——摘编自林梦银《清代漕粮海运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实行漕粮海运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清代漕粮海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漕粮海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