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某学派认为,“宗教必须被当作单纯的迷信抛弃掉,原有的政治形式必须被当作……压迫性的存在消灭掉,人的良善本性必须成为主导性力量”。要实现这一切,他们寻求的最佳途径是(     
A.暴力革命B.重塑信仰C.诉诸理性D.实行共和
2024-02-25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有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通过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B.辩论成为民主政治的必备素养
C.哲学赋予人们逻辑思辨智慧D.不同学派的学术交流较为活跃
2024·山东泰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我们知道,在人民群众中,现在响起了另一种声音,人们心中说:现在不用怕带枪的人了,因为他们保护劳动者,并且会无情地剥夺镇压者的统治,这就是人民的感受。”这说明当时(     
A.苏维埃政权具有人民性B.苏俄以军事高压政策稳固统治
C.苏俄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苏俄政府依靠民众夺取政权
2024-03-12更新 | 33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陶寺遗址早期墓地中,彩绘蟠龙纹陶盘只见于几座大型墓葬,且每座墓仅有一件。稍大的中型墓虽有绘朱彩的陶盘,但其上绝无蟠龙图像。作为古代王室、诸侯专用的鼋鼓、特磬也只见于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葬。这说明当时(     
A.多种文化交相辉映B.宗教观念趋于淡薄
C.礼乐制度雏形出现D.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5 . 清康熙以来,华夷之限逐渐模糊,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替代。这一变化(     
A.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严重B.带有社会转型的特征
C.表明封建制度已经腐朽D.体现综合国力的下降
2024-03-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分布地域以中原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
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有几千个乡村坚持不分田到户,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土地、人力以及政治资源兴办乡镇企业而富裕起来,有名的如河南南街村,北京窦店村,江苏华西村等。这说明(     
A.整合资源是农村改革的关键B.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多元化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D.乡村振兴战略进程逐渐深化
2024-03-1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三)历史试卷
8 . 1919年7月,中国某思想家发表文章指出,“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根本解决”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其观点错误的实质是(     
A.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适用性B.攻击民主与科学理念
C.对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的倾向D.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1937年3月,毛泽东说: “我们的统一战线是抗日的。因此,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1939年 9 月,他在延安干部大会上指出:   “不论是德意日,不论是英美法,一切直接间接参加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只有这一个反革命的目的,掠夺人民的目的。”毛泽东认识的变化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帝国主义本质逐步被认清D.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
2024-04-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1924年7月3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组织香山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谭平山、彭湃及农讲所学生三人为委员,筹备该协会各种计划”。孙中山对此尤为关注,并亲自过问。香山农民协会的筹建(       
A.体现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B.反映了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顺应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需要D.旨在培养土地革命的干部人才
2024-06-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