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匡在年少时就练就了一手好内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尽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发表于《北京日报》1957年5月4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火烧赵家楼,有不同的记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点。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
2022-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诗歌中的历史

诗歌可以反映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时代。有小组搜集了毛泽东的诗歌,开展“诗何以载史”的项目化学习。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不可沽名学的“霸王”(项羽)生活在(     )(单选)
A.中华文明起源时期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时期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
(2)材料二中提到的秋收起义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以下事件不是在土地革命期间发生的是(     )(单选)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武昌起义
(3)材料四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远征的起点和最终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分别是(     )(单选)
A.井冈山     吴起镇B.瑞金     吴起镇
C.井冈山     甘肃会宁D.瑞金     甘肃会宁
(4)毛泽东曾在遵义会议上说长征“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这种审视历史的视角当是(     )(单选)
A.延续与变迁B.量变与质变C.目的与手段D.内因与外因
(5)若用于研究秋收起义,材料二属于(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材料三除了能用于研究毛泽东重庆谈判后的心态外,还能用于研究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       )的信念。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了《(       )》。
(6)1935年,朱德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第一次提到“长征”一词,他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中将“长征”译为“Long March(直译为:长途行军)”;而国民党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你如何看待各方对“长征”表述的差异?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3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如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12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19371227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1222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19981999年间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1938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   (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7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Chang,19682004)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问题
(1)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①按史料呈现形式/类型进行分类
文献史料:____实物史料:____口述史料:____
②按史料价值进行分类
原始史料:____非原始史料:____
③按所处立场分类
受害者(中方):____施暴者(日方):____旁观者(第三方):____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阐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的是哪一则材料?阐述理由。
2023-09-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是反映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史料

上述材料中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文化圈史料的是:________
可以作为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一手材料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2023-01-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物种大交换某历史小组在研究物种大交换时,收集到以下一些史料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下列物种产自美洲的是
A.咖啡   B.葡萄   C.小麦   D.烟草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哥伦布大交换》目录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2)材料中的旧世界和新世界分别指哪里?
(3)从材料二、三来看观察物种交流的视角有(双选)
A.经济视角   B.生态视角   C.文化视角   D.政治视角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

材料四   他们借此有机会先蒙受远程生态交流的好处……比如说,把制糖业移转到在美洲的殖民地,或在自己的掌控下创制新的香料。欧洲人因而得以从各种奇妙的环境收集动植物,这种权力激励了欧洲初期的“科学革命”……读者在后文将见到,新世界作物的引进也令中国获益匪浅,但是世界性的生态交流大大地造成世界知识和权力出现长期的转变:逐渐向西方倾斜。

——摘自【英】菲立普·费尔南多一阿梅斯托著,韩良忆译《文明的口味》


(5)根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2022-06-1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4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对秦汉以后历史的了解,最主要的史料来源是
A.文字史料B.考古资料C.口述史料D.神话传说
2020-06-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是反映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史料

(1)上述材料中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文化圈史料的是        可以作为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一手材料的是        (填写字母)
(2)古代中外交流存在不同方式。将下列历史事项按交流方式填写完成(填写字母)
A.张骞出使西域B.翻译《几何原本》C.遣唐使来华
D.火药武器西传E.指南针应用于航海F.沿海口岸设立市舶司
方式历史事项
学术传播
战争行为
民间贸易
政府措施
2021-01-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卢梭与他的启蒙思想

拟写一篇题为“卢梭与他的启蒙思想”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1)从以上三则史料中选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填写字母)。

阅读雷蒙特鲁松《卢梭传》一书中的叙述:

1794年10月,卢梭的灵柩运到巴黎,受到当地民众的隆重欢迎,有人举着“《社会契约论》是立法者的指路明灯”的牌子。后来的评论者认为《社会契约论》是民主主义的基本教科书,也有人说他是各种专制主义的依据,还有人认为卢梭是法西斯主义的鼻祖。所有这些说法,无论是褒是贬,都断章取义地发挥,不符合它的整体思想。我们应当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

(2)选取并概括作者的事实陈述。

(3)你是否同意作者对卢梭学说的评价?说明你的理由。

2018-03-26更新 | 5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7年高考历史真题(等级考)
9 . 某学习小组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题收集了下列相关史料,其中最能揭示历史本质的是
A.东北野战军使用的作战地图
B.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照片
C.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新闻报导
D.解放区支前民工口述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图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影印件)。它最大的史学价值在于
A.可作为研究活字印刷术传播的一手史料
B.从字形上来看该文字属于独创性的文字
C.足以证明西夏曾经是活字印刷术发源地
D.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无法得到准确信息
2020-03-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