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图是刊印于1865年题为《A man knows a man》(译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美国时政漫画。该漫画揭示的这一行动(     

《A man knows a man》
A.为国家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B.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C.蕴含着和平建国的政治理念D.为新型政体构建提供了前提
2024-05-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幅漫画描绘的是16—19世纪奴隶贩子从非洲获得黑人奴隶的场景之一,对该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之后产生奴隶贸易B.非洲被帝国主义商品倾销
C.殖民者挑动土著内斗获取黑奴D.宗主国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3 . 如图是约瑟夫·克普勒19世纪末发表在一份美国杂志上的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据此,作者最想表达的意图可能是
A.暗指垄断势力渗透到美国政府
B.讽刺垄断资本家干预美国政治
C.揭垄断组织控制美国经济命脉
D.表达对垄断组织影响美国的担优
4 . 春秋战国时期,在日常青铜用具上常配有图绘画像、雕刻、针刻等,它们大多数表现宴乐、采桑、攻战、弋射等内容,图案多为新兴贵族互相攀比炫富的生活写照。这些新兴贵族的出现反映当时(       
A.思想崇尚逍遥自由B.社会政治结构变革C.礼乐制度不复存在D.贵族政治不断强化
2024-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据考古统计,距今5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与祭祀有关的玉器(如下图);而同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大型墓葬中随葬品很少,且极少见玉器,没有显示出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这表明(     

A.南方的文明程度显著高于北方B.文明进程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区域文明的发展特征存在差异D.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6 . 下图是《尚书·禹贡》上的“五服图”。此图反映了(     

(注:甸服:距都邑500里,由君王直接治理并收取赋税。侯服:距都邑1000里,君王不直接治理。绥服:侯服之外距都邑1500里,绥服之地只要承认服从君王即可)

A.商朝内外服制B.大禹划分九州C.黄帝治理万国D.西周分封宗法
2023-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06年7月,德意志16个诸侯国在拿破仑的迫使下签订条约,德意志人民意识到四分五裂的局面不利于抵御侵略。在打败拿破仑后,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达姆斯塔特、图林根和黑森签署关税合约,废除邦间关税,“南德商业联盟”就此成立,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的建立。据此可知(       
A.拿破仑侵略是关税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
B.民族意识推动德意志统一局面最终形成
C.关税同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
D.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关税同盟形成
2024-02-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图1、图2分别为在新疆出土的古罗马纺织品图和在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图。这反映了古代(       

A.东西方存在经贸联系B.罗马帝国与汉朝官方交流频繁
C.罗马丝织业长期发达D.罗马开辟了通往汉朝的丝绸之路
10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