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宣布一项重大决策。当时,一位新华社记者写道:“从这一天起,这个在当时的地图上还没有被标上地名的三角平原让世人瞩目。”这一决策是
A.开发开放浦东
B.开辟经济开放区
C.开放港口城市
D.开放长江三角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中间新建近代工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资金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的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可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B.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3 . 据统计,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增加了2倍多,这反映出此时
A.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
B.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C.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
D.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5 .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将北方郡县近城荒地拨给农民耕种,“户率十五亩,又给地二亩与之种蔬,有余力者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这一规定
A.合理调整了生产结构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6 . 1958年8月11日,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夏季丰收证明,我国粮食增产速度不仅可以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而且可以成倍地增长。”此言论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义制度发挥良效
B.粮食产量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
C.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7 . 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工业企业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8 . 1875年,宜昌开埠,开启川渝地区大量进口洋布时代。洋布大量输入,不但未能促进川渝织布业发展,反而使基础较好的本地织布业备受打击。这一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C.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D.沦为西方原料产地
9 . 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提出了“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税率观点。这种观点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商主义
B.黜奢崇俭
C.宏观调控
D.重农抑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